维基专题讨论:电子游戏
- 2005年至2012年
- 2013年至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留一个段落占位。——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1月11日 (三) 22:59 (UTC)
- 怎麽只存档,不更新。–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1月13日 (五) 05:16 (UTC)
- 因为大部分讨论我个人没有参与,不好总结,所以在此留一个位置供後续追踪。今年可以考虑缩短总结期间,例如每一季总结一次之类的。——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1月13日 (五) 16:33 (UTC)
- 那我晚点去总结一下,有一些有较为明确的倾向了,上一轮提到可以开设「观察期」收集尚待观测的来源。也会试着整理。–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1月14日 (六) 02:08 (UTC)
- 已根据整理后的列表更新了WikiProject:电子游戏/搜索引擎,同时将日文来源一并加入,目前该工具中日文可靠来源均可搜索。–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1月18日 (三) 03:34 (UTC)
- 那我晚点去总结一下,有一些有较为明确的倾向了,上一轮提到可以开设「观察期」收集尚待观测的来源。也会试着整理。–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1月14日 (六) 02:08 (UTC)
- 因为大部分讨论我个人没有参与,不好总结,所以在此留一个位置供後续追踪。今年可以考虑缩短总结期间,例如每一季总结一次之类的。——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1月13日 (五) 16:33 (UTC)
初步整理了一下有较为明确的倾向的,上一年缺乏讨论的、、、、要多关注一下,写条目的时候试着找找看,方便更好评断。
另外,上一年列了一片非中文学术期刊,学者内容是否可以默认是可靠?–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1月17日 (二) 15:14 (UTC)
- 至少要是研究相关领域而不出其专业者。——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1月18日 (三) 08:53 (UTC)
- 归档的方式很不合理,提出2022年12月提交了3个来源,根本没有展示足够时间以获得评论和关注,在上一轮11月20日(包括这天)你提出总结之後提出的来源应该也在本年度展示。–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1月18日 (三) 15:05 (UTC)
- 其实个人并不反对将未充分讨论之话题重新列出( XD),我大概也知道您的意思,只是看到明显是前一年的旧讨论突然跑出,觉得有点莫名而已。毕竟不是当事人直接在此话题下留言,为避免误解,您应该同时在重新列出那些章节的同时补充一下背景资讯,在其下简单留个言(例如「因未及讨论在此重新列出」)就行了。话说,存档拉回范围也不一定要限定在提出总结以後,只要认为有进一步讨论潜力的话题,都应该可以重新列出,灵活一些。——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1月19日 (四) 12:57 (UTC)
- 归档的方式很不合理,提出2022年12月提交了3个来源,根本没有展示足够时间以获得评论和关注,在上一轮11月20日(包括这天)你提出总结之後提出的来源应该也在本年度展示。–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1月18日 (三) 15:05 (UTC)
- 另外本专题自办来源评级也姑且算是成了年度惯例,我们可以考虑订一个参考栏位格式,例如:
- === (来源名称) ===
- 讨论结果:(评级)
- 网址(若有):(网址)
- 说明:(说明)
- 之类的。——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1月19日 (四) 13:05 (UTC)
- 上一年讨论中的CBR应该(至少在动画领域)是可靠来源,在写魔女之旅 (电视动画)和逆流的悲伤时用过这个来源,感觉该来源的评价有一定深度,其作者也有一定资历:的作者Xianwei Wu是爱荷华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的PhD,可以在上看到他发表过ACG相关的论文;的作者Jonathon Greenall也可在看到其资历。–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1月27日 (五) 03:01 (UTC)
- 游戏来源讨论还是先看游戏的内容吧,CBR是持有的媒体,Valnet也持有Screen Rant、Game Rant、TheGamer三家在英维评为视情景来源的媒体。
- 游戏专题主编是,看是薛顿贺尔大学的文学士(2014-2018),2019年年末开始在CBR发文,说起来疫情让不少媒体开设游戏专题(笑),其他有写明学历的如是大学传播专业。
- 看到的资料应该可以评为视情景来源,主编有点类似上年Automaton的情况,看有没有人质疑主编经验。可以再找找主编以前记录。–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1月28日 (六) 11:28 (UTC)
网站:
最近写早期游戏时留意到这个网站,它是作家Kate Will?rt的博客。根据网站资料,Will?rt主要研究极客历史,创作的图表和文章先後被CNET、Kotaku、时代杂志、等媒体/机构采用。–银の死神?走马灯剧场祝你在乱流下平安 2022年11月20日 (日) 04:16 (UTC)
- 去核实了Kate Will?rt的说法,她的文章的确有被引述,也有直接发布到。参考,她的文章应该可以采信。–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1月29日 (日) 03:19 (UTC)
上一期年末提出,延长展示。–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1月20日 (五) 09:35 (UTC)
网站:
镜周刊是一家台湾媒体,网站有「动漫游戏」分类,有一些游戏方面新闻报道,不过更多是动画和漫画方面的新闻。作为正规的媒体公司,内容应该可靠。–Nostalgiacn(留言) 2022年12月23日 (五) 14:56 (UTC)
上一期年末提出,延长展示。–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1月20日 (五) 09:35 (UTC)
网站:
日本的专注Unity引擎开发游戏的媒体(),除了专门编辑斋藤あきこ(),有不少开发者的开发分享和访谈()。不知道是否是经济不景气,近年文章很少,好像没有2022年文章。内容应该可靠,是一个不错的开发资料来源(仅限日本Unity引擎开发游戏)。–Nostalgiacn(留言) 2022年12月26日 (一) 03:05 (UTC)
上一期年末提出,延长展示。–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1月20日 (五) 09:35 (UTC)
网站:
美少女游戏业内报章《Game Headline》只开了一两年的网站。营运公司为。其在萌系游戏大赏中有代表叫。内有比较多从宏观角度出发的文章的样子,例如、。其在网站倒了後曾於,不过note的内容也没了+互联网档案馆排除所有来自note的存档。–S叔 2022年12月26日 (一) 13:52 (UTC)
上一期年末提出,延长展示。–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1月20日 (五) 09:35 (UTC)
网站:
编辑部:
日本手机软件开发公司旗下的手机游戏测评媒体,Appget前身是第三方手机软件平台,後来转型为测评媒体,有一套公开的。结构看上去是挺正规的,内容有待观测。–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1月5日 (四) 02:01 (UTC)
网站:
可靠性待评估。——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1月28日 (六) 12:39 (UTC)
- 根据可得知其CEO是王佳伦,关于其资历目前找到了的介绍,,称游戏茶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手游行业媒体与产品对接平台”,主要竞争对手有游戏陀螺、游戏葡萄等(后两者为可靠来源)。个人认为可能比较可靠。–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1月28日 (六) 12:54 (UTC)
- 2021年有提到过这个媒体,是2017年度中国十大游戏专业媒体。维基使用该来源的频率极低:Special:Linksearch/youxichaguan.com,三个用到条目的来源都是我加入的(笑)。
- 成都作为曾经的「」,这个媒体就是在成都游戏产业的高峰期成立的。关注成都地区的游戏开发者,也会提供当地第一手采访资料。他组织的每年评选活动「」,最近2022年也有超过500家游戏公司参加,具有一定的业界影响力。
- 上一次,我在游戏茶馆找到其他媒体的文章,当然也我发现很多中国游戏媒体都会互相转载文章,参考篝火营地的情况,媒体之间可能是存在一定的授权合作。游戏茶馆也有、的文章。用原创的内容就好,转载的内容优先用最早发布方的来源,而且还没说得上全部可靠。
- PS:游戏陀螺目前没有在上。–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1月28日 (六) 13:26 (UTC)
网站游戏专栏:
快科技是驱动之家旗下媒体,是驱动之家在2014年将媒体业务剥离出来成立的品牌()。主要是硬件资讯,也有游戏内容。文章有表明来源,有转载其他游戏媒体的(),也有自己写的()。母公司是郑州恒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背景。看企查查一类平台的记录,现在是猎豹移动持股,猎豹移动也是金山系,也有做游戏代理发行业务。
个人看法是视情景来源,原创内容一般可靠,金山系相关避免用作断言。–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1月31日 (二) 06:52 (UTC)
之前讨论过的可靠纸媒《游戏机实用技术》也有自己的网站:,不过网站中的部分评测需要在微信公众号“游戏评道”才能阅读完整版,这部分完整版内容也会在bilibili发布。(已经作为辅助说明写进了)——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1月31日 (二) 09:55 (UTC)
- 我查看了互联网档案馆的首页存档,2021年9月之前只是简单的杂志简介加购物页面,专栏文章更是停留在2016年(),下一个存档2021年12月首页改版,还有新文章()。而微信是在2021年11月12日注册成立的,可能就是在2021年末开始重整旗鼓。
- Blibili账号的文章,最早是2017年8月。–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1月31日 (二) 10:21 (UTC)
去查了一下资料,推测是管理层收购杂志,目前网站的注册公司「西域网景文化发展(深圳)有限公司」(2020年10月)是杂志的编辑部主任王义和印务总监肖明友持有。–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1月31日 (二) 10:45 (UTC)
网址:
《每日新闻》ACG及一般娱乐新闻网站,由,前身为《每日新闻》内的站点。其总编为立山夏行,《每日新闻》主站曾於2007年,故应是从总社分拆出来再调任的样子。–S叔 2023年2月2日 (四) 03:00 (UTC)
- 《每日新闻》也是传统老媒体,从《每日新闻》分出来的MANTANWEB应当是可靠的。也许可以关注一下其他{{日本各大报纸}}是否有游戏栏目,或者设置关注动漫游戏的新闻站。–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2日 (四) 05:46 (UTC)
网址:
由前和GamePro员工Pete Davison开的Blog。他在上亦有发文。–S叔 2023年2月4日 (六) 02:18 (UTC)
- 他个人blog上写的是「USgamer and GamePro」,VG247有他的作品是因为关闭了,过去的投稿转到VG247。USgamer是Eurogamer美国分站。他还有一个雅达利游戏专栏网站:。
- 根据,Moegamer是他在失业时创建的网站,保持在职时的创作习惯,任职ricedigital之後已经不太常发文了。现在他是ricedigital的编辑,他在ricedigital最早的文章是在2019年12月发布的,看了一下他的文章,创作也太高产了,近期还试过一天一篇评测。
- 过去任职的USgamer和GamePro都是视为可靠来源的游戏媒体,他blog的文章保持发挥,应该可以采信。反而ricedigital好像英维也没有讨论过,要不要也说一下,起码Pete Davison在ricedigital上的文章应该也没问题。–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7日 (二) 12:39 (UTC)
网站:
2021年提及过,2011年成立的日本游戏公司C4on旗下的游戏媒体,C4on主要是经营网页游戏《M2 神甲天翔伝》()。
公司社长做主编,大部分的文章以看板娘ゲードラちゃん名义发布()。一般性报道居多,有类似「历史上的今天」这样的文章,早年有些采访公司的报道:,大多是社长出马去采访其他公司,而且都是一些小型的日本游戏公司。没关注小型日本游戏公司,一般性报道大多可以被其他可靠来源平替。–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8日 (三) 11:02 (UTC)
网站:
关注日本独立游戏的媒体,是福冈市独立游戏协会成员。报道还包括日本海外的独立游戏,如台湾《》《》等。给人感觉偏向孵化组织,类似中国大陆国内的独立之光社(Gamera Games母公司另一个扶持独立游戏的组织)–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8日 (三) 11:02 (UTC)
- 不太清楚“孵化组织”的概念,不知道这是否会影响网站的可靠性。–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2月8日 (三) 14:04 (UTC)
- 企业孵化器,偏向支持独立游戏发展,报道未必能反应作品的关注度,评论可能偏向溢美之词。就是提到的「其他与该作品利益相关的广告或者访谈」情况。–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9日 (四) 07:11 (UTC)
《软体世界》是智冠科技创办的游戏杂志(1989年-2006年),档案馆有部分期刊:
翻了几本,杂志的内容除了不少台湾游戏的发售和简介内容,还有访问当地的游戏公司,如2001年1月刊(141期)有关於「台湾光荣公司」的特别报道()。
考虑到智冠科技本身是游戏公司,除了於自身有关联的内容不能作为断言,其他内容应该可靠。
继承杂志的应该是2022年那是提到的《电玩双周刊》和《电玩宅速配》。–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8日 (三) 13:58 (UTC)
网站:
由於《人偶情缘》的关系稍微找了一下Dreamcast 方面的来源,发现这个大概是Sega粉整理的百科。有不少整理好的杂志的报道和评测资料,以《》为例,有10份杂志的材料,有8份是可以查看的第一手资料:
省去了翻查杂志的时间(目录学大成)。其他有登陆到世嘉平台的作品也可以试着去找资料,如《Ever 17: the out of infinity》就有两份材料可以用:–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11日 (六) 10:54 (UTC)
网站:
评测:
新闻:
专题文章:
数据库:
成立於2000年韩国游戏媒体,是韩国书籍出版社JEUMEDIA旗下的网络游戏媒体。JEUMEDIA是韩国游戏杂志《Game Power》《PC Power Zine》(前身《PC CHAMP》)《NET Power Zine》的出版社,如今GameMeca也可以免费浏览三款杂志的过往期刊:。GameMeca在2004年和新浪网合作,当时的报道说他是韩国最大的游戏资讯站(),现在也标志自身是韩国第一的网络游戏媒体。中文游戏媒体也有转载GameMeca的文章,如、等。参考这个平台的发展,个人认为报道的内容应该可靠,也可以补充韩国方面的评测和观点。–Nostalgiacn(留言) 2022年11月21日 (一) 12:16 (UTC)
上一期年末提出,延长展示。上一轮忘了看小标题,这个是在11月21日提出的。从历史源流,应该是从游戏杂志转型的网络媒体,而且从海外合作时的声明看来,该媒体在韩国当地游戏业界也有一定影响力。–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23日 (四) 06:36 (UTC)
网站:
资讯为主,有一些评测文章、,个人感觉质量还行。但目前没有找到可靠来源或是业界对该媒体的评价,可能有待评估。——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2月23日 (四) 13:31 (UTC)
- 文章最近一篇是2022年8月,再上一篇是2022年3月。
- 现在最近的资讯新闻:,其实是转载文章,还没有表明是出处。原出处是自媒体玩家「骚狐君」(/)
- 感觉这个来源不行。–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23日 (四) 14:14 (UTC)
- 更新的部分原创文章发在了上,从微博上看发文频率并不算低,立场偏主机单机,但是网站似乎没有版权声明,对于他们这个四处编译新闻的媒体来说不够专业。–EmiliaBear(留言) 2023年3月31日 (五) 19:19 (UTC)
网站:
《周刊ASCII》游戏栏目:
ASCII游戏栏目:
ASCII虽然被角川收购了(ASCII Media Works),ASCII系报刊还在运作。稍微整理一下ASCII网站上游戏相关的栏目,除了过去的实体杂志《周刊ASCII》转型为网上版,ASCII网站也有一个游戏栏目,内容与《周刊ASCII》有一定重复,自家人互通可以理解。还有一个。
同公司的电击系(前身是Media Works旗下杂志刊物),目前被认为可靠来源,ASCII系也应该关注一下。–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25日 (六) 05:06 (UTC)
网站:
游戏栏目:
日本上市网络公司的媒体,定位是关注秋叶原的媒体,众所周知秋叶原不只是卖电器的,所以有关於动画、游戏和手办的栏目。有一些游戏的评测,个人找到一些Steam游戏的评测,可以通过「」和「」关键字找到。Steam游戏的评测不少内容(甚至可能是全部)是日本作家百壁ネロ写的,根据他的简介(),2016-2019年在《怪物弹珠》开发公司就职,看工作内容应该是文案或者策划,还负责怪物弹珠相关游戏杂志《モンスターマガジン》的文章,写过小说。作为游戏从业者,他的评测应该可以参考。
他的几篇文章:、–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3日 (五) 03:35 (UTC)
网站:
游戏栏目:
瘾科技(Cool3C)是台湾数字产品媒体,2005到2011年曾代理Engadget中文版,2019年被关键评论网收购。网站Engadget时期的编辑编留存至今,例如,最旧的文章是2007年,最新是2023年3月2日。
现在Engadget中文版评为可靠来源,相关的描述应当修改。Engadget中文版早期是Cool3C编辑团队负责发文,相关内容应该厘清。–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6日 (一) 14:33 (UTC)
网站:
游戏基地是台湾游戏杂志《电脑玩家》建立的网络媒体,《电脑玩家》是少有的非游戏发行商背景杂志。游戏基地母公司几经易手,2017年12月後成为大宇旗下媒体。
2017年12月之前一般可靠,之後涉及大宇的一般的资讯可以使用,而特别的论断需要使用其他可靠来源。–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12日 (日) 08:23 (UTC)
网站:
《映CG》是台湾杂志官方网站,是专注电脑绘图产业杂志,游戏制作不可避免会涉及电脑绘图,有采访游戏制作人的文章。网站有原创文章如,也有给出杂志文章部分内容,如刊登於51期的。–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15日 (三) 09:46 (UTC)
网站:
游戏栏目:
日本公司qdopp设立的海外媒体,感觉是帮助日本动漫作品出海的媒体,请英文、西班牙文的编辑写文。有大量作品的评价文章,动画和漫画都是日本的,唯独游戏有日本之外的,如台湾的《》,印尼的《》
游戏之外,我以《魔女之旅》举例吧,动画的评测:,女主角的评价:,原作者白石定规的采访引述:–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17日 (五) 09:17 (UTC)
通常认为没问题的电fami要试用ChatGPT发文了。在英维,CNET因为偷偷使用AI发文被直接拉黑;这边的话因为有明确的标记而不至于对可靠性造成影响,但是还是应当提醒一下不要引用上ChatGPT的文章。
有一说一,图标挺可爱的。 —MilkyDefer 2023年3月19日 (日) 08:45 (UTC)
最近可靠来源游戏葡萄在微信公众号转载了一篇“动画学术趴”的,进一步了解后得知,该媒体的创始人是刘书亮,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教授,着有《动画视听语言》(2019年,合着)、《元动画研究》(2018年)、《重新理解动画》(2016年),此外还有动画作品《》(2014年)入围了13个动画节展(、)。根据其资历来看,其创立的媒体似乎可能为可靠来源。但该媒体目前没有自己的网站(,,已关站),其文章仅在各类社交媒体上发布。——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3月19日 (日) 10:41 (UTC)
网站:
U-ACG是广义动漫电玩与文化领域之研究组织,公司实体是「旭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国立交通大学数位文创动画学程梁世佑创立,类似傻呼噜同盟。
网站内的文章需要观察一下,部分是课程作业,如,部分是动漫方面专家文章,如。也有一些类似广告的内容,如。
个人认为网站有署名的文章,根据作者身份判断能否使用,其他不要用。–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26日 (日) 02:49 (UTC)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出版社的丛书「」。
论文集和梁世佑有关,他负责审稿,在U-ACG网站上也有宣传。看了一年的收录作品都是大学教授、硕士或者博士(),例如「以药学专业角度探讨《对马战鬼》使用乌头之合理性」、「课金抽卡决策研究,虚拟抽奖内的次文化商品之吸引力为何?─以《Fate/Grand Order》为例」都是值得看的内容,可以为相关条目增加专业人士的观点。
学术内容,有同行审查,直接可靠。–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26日 (日) 02:49 (UTC)
网站:
根据创始人的说法():朱涛伟原来是钛媒体的记者,2018年创业建立了面向电竞行业新闻的「竞核」。现在网站最下有「钛媒体集团旗下品牌」的字眼,说明朱涛伟建立的「竞核」还是由老东家拂袖。
有点像台湾的4Gamers,都是想搞电竞方面的新闻,最後还是变成报道一般游戏资讯为主。网站的文章作者分类有问题,如评论员的页面只有10篇文章,当前「竞核」首页最近发布六篇吴迪署名的文章都没有在那个页面显示。–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28日 (二) 08:54 (UTC)
- 有对创始人的访谈。最近在写崩坏:星穹铁道时有考虑使用这个媒体(、),感觉其内容有一定深度。此外,其编辑似乎全部署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可靠性。–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6月22日 (四) 11:53 (UTC)
- 访谈连结和我上面给出的一样?–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6月22日 (四) 13:54 (UTC)
由青鸟文库发行,岩崎夏海和稲田豊史创作的《游戏的历史》(1卷:、1卷:、1卷:),书中内容有问题,出版中止和并开放退货()。
搜索一下维基目前没条目用过这本书作为来源,不过记录到不可靠来源,可以告诫一下後来者。–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4月11日 (二) 01:56 (UTC)
- 公认存在诸多问题的书籍,同意不能作为可靠来源。——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4月15日 (六) 12:46 (UTC)
网站:
游戏栏目:
よろず?(yorozoo)是日本神户新闻社旗下《》的亚文化网络媒体,核心编辑来自《体育日报》()。主要报道动漫游戏、都市传说和偶像文化等内容。
日本传统媒体设置的关注动漫游戏的新闻网站,编辑直接来自报刊编辑部,应当可靠。–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4月13日 (四) 02:51 (UTC)
最近游戏时光条目也更新了内容
2023年4月23日新闻:
如果事件属实,全体编辑离开,网站的文章质量应该会严重下滑。2023年4月23日之後的文章应该改为「不可靠」。–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4月25日 (二) 10:40 (UTC)
- 网站已经被不少人吐槽是撷取其他网站内容作机器翻译。——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4月26日 (三) 04:54 (UTC)
- 又少了一个能用的新闻网站…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3年4月26日 (三) 04:58 (UTC)
- 原来如此,鄙人最近写条目时也注意到这个网站的文风(包括标题和内容)都变得有些奇怪,看来是脚本抓取和机器翻译的缘故。–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6月22日 (四) 09:34 (UTC)
。找资料时发现网站已经上不到了,看来连旧文章也看不到了。 囧rz……—冰融s ?TALK 2023年7月18日 (二) 06:51 (UTC)
- 欢迎使用Wayback Machine挖宝。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3年7月18日 (二) 07:01 (UTC)
- 主要是时光机不一定都有,好在於在其它网站也有上传相关文章,不然的话就真的缺失不少有用的文了(主要还是想用评测)。–冰融s ?TALK 2023年7月18日 (二) 07:35 (UTC)
- :
- 应该是编辑离职之後交接问题,等网站重新备案,应该过段时间重开。–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19日 (三) 11:59 (UTC)
- 主要是时光机不一定都有,好在於在其它网站也有上传相关文章,不然的话就真的缺失不少有用的文了(主要还是想用评测)。–冰融s ?TALK 2023年7月18日 (二) 07:35 (UTC)
网站访问已经恢复。–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26日 (三) 10:33 (UTC)
网站:
新闻:
「非洲游戏产业」是关注非洲电子游戏产业资讯的平台,2019年创立。主编是Vic Bassey,这篇文章自述曾任职Raw Fury、Might and Delight等瑞典游戏公司。
非洲资讯来源渠道有限,更遑论针对电子游戏的来源,个人感觉这是一个比较正规和方便了解(网站语言为英文)的来源。–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6月8日 (四) 11:01 (UTC)
网站:
游戏新闻:
《Esports Africa News》是关注非洲南部的电竞资讯网站,也有当地游戏新闻,看各平台账号创建日期也就是2021年。网站语言为英文,可以作为非洲内容的参考,内容具体怎样要观察一下。–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6月9日 (五) 08:10 (UTC)
网站:
Special:Linksearch/gamebiz.jp,目前有200多个条目用到这个来源。
gamebiz是偏向日本游戏行业新闻的媒体,专注上市游戏公司的财报和人事变动,见、,作品营运情况、手机平台排名,见,还有游戏公司高层的采访,见。
成立於2010年,主编兼创始人木村英彦做过证券报纸记者,也帮助过游戏公司的上市和公关工作(),2021年7月之前名为「Social Game Info」()。个人认为这个来源可信。–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27日 (四) 09:15 (UTC)
要不要考虑先做个半年小结?不然像往年那样到年底再来整理可能有一些晚了。——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7月19日 (三) 14:11 (UTC)
- 大部分只有发起人的讨论,能总结吗,需要更多人参与讨论。–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19日 (三) 14:15 (UTC)
毕竟我大半没用过也不常用,无法给出很多很好的评价。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3年7月19日 (三) 14:22 (UTC)- 我倒是觉得可以反过来,先就本站现有条目中引用较多的来源进行评估,而不是陌生或未曾使用的来源,这样实际作用大概会更大。——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7月19日 (三) 14:34 (UTC)
- 「完善专题的来源列表」讨论发起的原因主要是增加中文游戏媒体,媒体始终有报道倾向,英文媒体报道英美游戏产业为主,其他地区的报道还是偏少的。如中国大陆游戏厂商五分钟,翻烂英文资料也找不到几篇内容提到,而大陆的杂志和媒体都有报道;台湾的游戏公司永恒艾莉丝工坊也只有台湾当地媒体会采访和报道。要写好中文地区的作品,就要更多关注中文游戏媒体。
- 一是原创内容偏少,大多翻译自英维,英维那边已经习惯用清单和工具找资料,由於语音局限,外文来源很少。甚至对非英文来源的认可度也偏低,算是隐性偏见(1 2)。
- 另外,就是中维玩家关注游戏的类型和中文游戏市场的发展,日美游戏还是强势,条目内容还是偏日美,港台市场小,大陆市场历史上游戏禁令,游戏版号限制,市占率是上去了,但是影响力还不及日美。中文游戏少了,用到的中文来源也少,如上文#游戏茶馆被提及时,还只有我引用过,现在我看用到的条目还不足10个。–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19日 (三) 16:44 (UTC)
和都长期没有维护了。提议将二者分别并入上级主题Portal: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和Portal:任天堂,以方便维护并让父主题更充实。–洛普利宁 2023年1月10日 (二) 07:33 (UTC)
- 可以考虑。另建议在各该主题讨论页面张贴通知,也算是有一个形式。——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1月10日 (二) 11:37 (UTC)
- Ok。–洛普利宁 2023年1月10日 (二) 11:53 (UTC)
- @Lopullinen:似乎可以动手了?–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4月9日 (日) 07:51 (UTC)
- 好的。–洛普利宁 2023年4月9日 (日) 10:45 (UTC)
姑且先把子页面移完然后重定向主题首页了。回头用css重写下几个游戏主题页面。–洛普利宁 2023年7月9日 (日) 17:22 (UTC)
讨论结论会添加到。
看到Category:改编成漫画的电子游戏和Category:电子游戏改编漫画两类分类,发现这个分类方式有bug,需要厘清一下。
理想状态下,如原作游戏和衍生漫画也是独立条目,前者用「改编成漫画的电子游戏」,後者就是「电子游戏改编漫画」。而事实上由於衍生及改编作品大多缺乏关注无法独立成条目,衍生及改编作品的内容都写在原作里面。拥有双重属性的条目,似乎可以同时添加两个分类如「改编成漫画的电子游戏」和「电子游戏改编漫画」。要怎麽看待这种「双重属性的条目」,是仅视为「原作」吗。–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25日 (六) 09:35 (UTC)
- 个人倾向是只算原作条目。比如漫画条目中提到游戏改编时,我倾向不加中心语是「电子游戏」的分类。如果要加Category:电子游戏改编漫画,那就等于条目也对漫画也归类,还应该把Category:2021年日本漫画作品等一系列分类全部加上。不过说到底,中心语是「漫画」的分类如何处置,还是应该看ACG专题和漫画专题的意见。–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5日 (六) 10:44 (UTC)
- 普遍做法,作品有改编成其他媒体,内容没有拆分出来,是所有媒体的分类都加的,如《ATRI -My Dear Moments-》将会动画化,就有「未来电视系列节目」和「日本电视动画」分类。
- 涉及到本话题的「A改编B」的类型分类,在《ATRI》就同时并存「恋爱游戏改编电视动画」和「改编成电视节目的电子游戏 」两个分类。–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25日 (六) 11:01 (UTC)
- 如果媒体的所有分类都加,自然应该是「恋爱游戏改编电视动画」和「改编成电视节目的电子游戏」并存,相当于两篇条目的分类塞一起。但是条目的主题是漫画,放个中心语是「电子游戏」的分类总觉着很别扭。看了一下,好像ACN之间不论媒体互相加分类,G是就排除在外了。–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5日 (六) 11:20 (UTC)
- 补充:漫画条目加游戏分类「别扭」的原因是,的设计架构就是只对条目主题分类(所以系列条目和游戏作品条目分得很清楚)。比如游戏条目提及游戏续作时,不为这些游戏续作加任何分类。类比到漫画原作条目,改编游戏相当于「漫画的续作」,看起来就是漫画条目不加电子游戏分类。–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5日 (六) 11:42 (UTC)
- 如果媒体的所有分类都加,自然应该是「恋爱游戏改编电视动画」和「改编成电视节目的电子游戏」并存,相当于两篇条目的分类塞一起。但是条目的主题是漫画,放个中心语是「电子游戏」的分类总觉着很别扭。看了一下,好像ACN之间不论媒体互相加分类,G是就排除在外了。–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5日 (六) 11:20 (UTC)
- 个人意见:
- 游戏原作条目中提及改编漫画
- Category:电子游戏改编漫画 - 尊重ACG专题和漫画专题的意见(但无论加入或不加入,希望和该媒体的其他分类保持同步)
- Category:改编成漫画的电子游戏 - 加入
- 漫画原作条目中提及改编游戏
- - 不加入(条目主题不是电子游戏,不加以电子游戏为中心语的分类)
- - 尊重ACG专题和漫画专题的意见(但加入应该没有争议)
- 游戏原作条目中提及改编漫画
- —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5日 (六) 11:51 (UTC)
- 等分类与Category:2023年电子游戏一类的分类一样,都是针对游戏作品的一系列分类。若漫画原作条目中提及改编游戏不需要加入,或许Category:2023年电子游戏等分类可能也不需要加入?–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2月26日 (日) 03:37 (UTC)
- 我是Category:改编成其它媒体的电子游戏及其子分类的创建者,这些分类引入自英维,按照那边的做法,在没有独立条目的前提下似乎应该是两个分类都需要加入。目前我正在用cat-a-lot把Category:游戏改编动画及其子分类中的原作游戏条目加入到,按照目前的状况来看,分类中40%左右的条目是独立动画条目,不多也不少。因此Category:游戏改编动画和应该不会过度重叠。–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2月25日 (六) 14:22 (UTC)
- P.S.:分类时还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条目写法,例如战国Collection,是把改编动画作为条目主题介绍的,几乎不提原作游戏。–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2月25日 (六) 14:24 (UTC)
- 创建条目的原因明显是因为动画(2012年创建,动画开播时间),首段也是「《战国Collection》(日语:戦国コレクション,又译:战国大乱斗)是2012年4月开始播出的动画,以同名社群卡牌游戏为原作。」,不是以游戏主体编写後加衍生的情况,条目也许可以更名「战国Collection (动画)」。–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25日 (六) 14:44 (UTC)
- P.S.:分类时还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条目写法,例如战国Collection,是把改编动画作为条目主题介绍的,几乎不提原作游戏。–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2月25日 (六) 14:24 (UTC)
我发现母分类「」(2019年建立)也有问题,看翻译应该是对应英维的,英维的又有一个对应的中文分类(2018年建立)。是否存在重复分类的情况?
另外依据,有些命名似乎要改。–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25日 (六) 15:04 (UTC)
- 在“A改编成B”的情况下,是存放“A”,是存放“B”。两者的跨语言链接有问题,前者应该是对应,后者应该对应,并与现有的Category:改编作品合并。–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2月25日 (六) 15:18 (UTC)
- 的确要合并,现在很乱,还有Category:电影原着书籍的命名方式,也许可以考虑「电子游戏原着漫画」/「漫画原着电子游戏」统一命名。
- 母分类还有一个「」(汗),英维对应的应该,英维的又有一个对应的中文分类Category:改编作品–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25日 (六) 15:26 (UTC)
- 「改编成其它作品的作品」和「改编成其它媒体的作品」等一系列分类的创建者有必要出来说明一下,是翻译问题导致这些分类吗,似乎和更早的分类功能重复了。–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25日 (六) 15:39 (UTC)
- ,两个works都用复数,类似于强调「各改编作品」和「各原着作品」做?–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6日 (日) 02:52 (UTC)
- Category:改编作品是从衍生作角度说的,Category:作品改编是从原作角度说的(或者理解为改编这个行为,涉及原作和衍生作双方),或许两者可以考虑合并为改编相关的根分类?–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6日 (日) 03:02 (UTC)
- 目前想到的清理方法
- 对于:
- 对应,用于在“A改编成B”的情况下存放“A”
- 把合并至此
- 子分类以“Category:改编成B的作品”统一命名
- 此外把“Category:B原着A”统一更名为“Category:改编成B的A”,放入本分类(毕竟比起“原着”,“改编成”这样的说明更易于理解)
- 对于:
- 对应Category:改编作品,用于在“A改编成B”的情况下存放“B”
- 把合并至此
- 子分类以“Category:X改编作品”统一命名
- 对于:
- —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2月26日 (日) 03:25 (UTC)
- 目前想到的清理方法
层级 原着中心语分类 改编作中心语分类 1 2 3 4 不适用
- 这样吗?–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6日 (日) 03:48 (UTC)
- 基本一样,不过应该是对应。–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2月26日 (日) 04:14 (UTC)
- Category:X改编作品可以理解为「由X改编出来的作品」,也可以理解为「改编成果是X的作品」,有点绕。–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6日 (日) 04:10 (UTC)
- 那或许可以把“X改编作品”改成“改编自X的作品”?–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2月26日 (日) 04:11 (UTC)
- 改编要分成原作和衍生作两个方向,严格来说应该是这样:
- 那或许可以把“X改编作品”改成“改编自X的作品”?–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2月26日 (日) 04:11 (UTC)
- 这样吗?–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6日 (日) 03:48 (UTC)
层级 原着中心语分类 改编作中心语分类 1 2 3 4 * 圣斗士星矢 圣斗士星矢Online
- 不在这张表上的分类都可以考虑合并。–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6日 (日) 04:29 (UTC)
- 赞,那我就开始慢慢处理这些分类了。–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2月26日 (日) 04:35 (UTC)
- 「Category:(原作)原着(改编)」,还有「Category:(原作)原作(改编)」明显翻译自日维的说法(Category:文学原作漫画),虽说原着条目说两者一样。
- 「B原着A」,我搜索一下发现这种命名是潜在问题的,省略描述,导致A或者B都可以视为「原作」,如商品销售通用的说法「」,「影集(改编)原着漫画(原作)」,现在部分分类的方式「(原作)原着(改编)」,和实际使用有倒置的情况。
- 另一类统一「A改编B」应该没争议,这算是很普遍的说法「」,还有「」这种缩写,没有倒置情况。–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26日 (日) 06:17 (UTC)
- 赞,那我就开始慢慢处理这些分类了。–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2月26日 (日) 04:35 (UTC)
- 不在这张表上的分类都可以考虑合并。–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6日 (日) 04:29 (UTC)
另外对于双变数定语的容器分类,日语维基用括号标注定语的方式感觉不错。比如Category:各国各类型电影可以分成「」和「」两组。日维一看就知道是子分类变国家。中维绕成一团麻对不上分类,感觉都是追求简短(比如「按国家来作的各类型电影」会被指翻译腔),最后把变数搞混了。–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6日 (日) 05:15 (UTC)
- 是否需要统一用“其他”,或统一用“用它”。–Berthe(留言) 2023年2月27日 (一) 00:02 (UTC)
- 《》只收录「其他」,《现代汉语词典》的「其它」词条为「同『其他』」。–绀野梦人 2023年2月27日 (一) 05:09 (UTC)
- 好吧,根据(Wikipedia:分类名称#命名一致性),是不是要统一一下。–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27日 (一) 07:49 (UTC)
- 《》只收录「其他」,《现代汉语词典》的「其它」词条为「同『其他』」。–绀野梦人 2023年2月27日 (一) 05:09 (UTC)
就是个坑,牵一发动全身,在翻查非电子游戏的相关分类时发现其他分类的重复性能分类。
如Category:重制电视剧、Category:翻拍电视剧、Category:海外重制电视节目,不想理了,有没有分类整理小组的人去接盘。–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2日 (四) 02:31 (UTC)
- “牵一发动全身”太赞同不过了……清查分类是个大坑。我目前把Category:改编自其他媒体的作品的所有一级分类和大部分二级分类都整理完了,然而三四级分类还有一大堆要一起改。此外还有不少分类让我感觉有些过度分类,比如Category:美国电视剧改编日本电视剧。–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3月2日 (四) 12:37 (UTC)
改编成其他类型作品就已经算「跨媒体制作」了,:我不太明白「跨媒体制作分类对应的是“franchises”,原神目前只有改编漫画,似乎还算不上franchises吧。」是什麽意思,难不成要改编成两种媒体才算「跨媒体制作」。
这个疑问是关於Category: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的使用,同样由於衍生和改编作品的关注度不足会在原作增加这些内容。理论上原作条目自身如果出现任何「改编自电子游戏的作品」相关分类,也符合「跨媒体制作」的要求。–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26日 (日) 15:16 (UTC)
- Category: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是用于「有跨媒体制作的系列类条目」(如宝可梦系列、Category:最终幻想系列),Category:电子游戏系列用于「没有跨媒体制作的系列类条目」或「跨媒体制作的游戏子系列」(如宝可梦系列 (游戏)、Category:最终幻想系列电子游戏)。原神条目被定义成游戏作品而非系列条目,按说不适用Category: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大概适用Category: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6日 (日) 16:01 (UTC)
- 分类的描述「本分类收录首作或主要作品为电子游戏的跨媒体制作」,现在的分类命名和说明并没有限制的「系列」。「原神」条目也记录衍生作品,是用双重属性的「衍生和改编作品的关注度不足会在原作增加这些内容」情况。–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26日 (日) 16:23 (UTC)
- 最早的时候只有Category:电子游戏系列,无论系列有无跨媒体都放在这里。Category: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是后来从「Category:电子游戏系列」分出来的,和Category:电子游戏系列分别对应Category:最终幻想系列与Category:最终幻想系列电子游戏两级。这个分类一开始就限定用于系列条目了,WikiProject:电子游戏/分类指南#系列条目也有说。游戏作品条目类似的分类是「Category:改编成其它媒体的电子游戏」。–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6日 (日) 23:23 (UTC)
- 所以一个游戏原作被改编成动画、漫画等不算是跨媒体,观察到「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上级分类「跨媒体」就加到这类游戏原作上,如夜明前的琉璃色、寻找失去的未来。
- 只有这个游戏原作有续作游戏或衍生游戏况下,同时有改编成动画、漫画等才算「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这种定义有点怪。–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27日 (一) 00:59 (UTC)
- 《原神》本身是游戏。其条目序言是「《原神》是一款电子游戏」,正文按来写(玩法·情节·开发与发行(衍生作品)·评价·影响(续作))。续作(如果有)和改编媒体算原作的附属品。
- 「《原神》和其改编作品」是跨媒体制作。其条目定义句类似「原神是以同名游戏为核心的一系列作品」,正文按系列的架构来写(作品(游戏·其他媒体)·共通元素·开发与评价)。改编媒体和原作平级,都属于系列的一部分。类似的例子是。
- 早年不少条目结构比较混乱。比如序言是「《xx》是1999年PS游戏」,但下面又开6个二级目录把初代到六代全介绍一遍,中间描述也是初代和系列全盘各种杂糅。这种条目都不知道该朝那个方向改,分类也不知道该怎么加。所以部分出于维护原因,系列条目和作品条目区分的比较开,现在看到的就是条目标题(是否后缀系列)、序言定义、目录结构、分类多位一体的情况。—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7日 (一) 04:07 (UTC)
- 我提到的情况就是尚未有XX系列的条目之前,原作条目会承载「XX系列」状态下的内容。条目本身就带有「XX系列」的属性。
- 既然上文提到改编作品没有独立为条目的情况下,「Category:改编成漫画的电子游戏」和「Category:电子游戏改编漫画」可以存在於原作条目中。这个思路下,「《原神》和其改编作品」目前没有这个条目的情况下,「跨媒体制作」分类加入到原作条目中也未见有冲突。–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27日 (一) 15:18 (UTC)
- 「Category:电子游戏改编漫画」是漫画专题主导维护的分类,游戏专题只提供一些协助。举个其他的例子,例如寂静岭 (游戏)中提到游戏原声大碟于1999年发行,那条目该不该加Category:1999年原声带?可能音乐专题的习惯是不加。所以游戏原作中是否加漫画中心语分类,这还要看漫画领域的惯例。我讨论一开始就说了,是否加入应该在ACG专题讨论,而不是在游戏专题讨论。
- 游戏分类目前的方案是只按条目主题加分类。「《原神》和其改编作品」既然没有条目,那就不加这个分类。在没有系列条目的时候,首作条目也可能开「续作」章节承载系列条目的内容,但目前的做法是,首作条目不加Category:电子游戏系列、Category:1999年首发的电子游戏系列、等分类。(想要分类就亲自动手建个系列小作品,就像我一样。)
这种游戏条目一定要加分类,也应该是加「有跨媒体制作的电子游戏」而不是「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动漫领域不细分是动漫领域的事情,游戏领域我认为分清楚比较好维护。而且游戏条目只要有跨媒体作品就加Category: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那随便找个游戏比如热情传奇、都可以算。最后Category: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一大半成员都是实质上的作品类条目,这就没什么意义了吧?–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7日 (一) 16:17 (UTC)- PS:我上面举的那个首作和系列杂揉的条目因为未定型,还能当成写的不好的系列条目。原神从条目描述上看,就是一个有跨媒体作品、经常搞活动的游戏作品(即「有跨媒体制作的电子游戏」),完全没有和分类中其他条目一样表现出系列属性。–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7日 (一) 17:36 (UTC)
- 「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这个命名真的有问题,能否改一个没歧义的名字,现在的描述可以理解成「有跨媒体制作的电子游戏」。–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1日 (三) 02:20 (UTC)
- 「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系列」?或者把「Category:电子游戏系列」还给跨媒体制作系列,然后像英维那样不细分和。纯粹容纳游戏作品子系列改成「各系列电子游戏」(类似Category:最终幻想系列 vs. Category:最终幻想系列电子游戏)。–洛普利宁 2023年3月1日 (三) 12:27 (UTC)
- 可以考虑,命名还需要再想想。–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2日 (四) 02:26 (UTC)
- franchise和series怎么区分可能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中维是条目名中不会分franchise和series,基本上是都以“系列”命名(例: → 新世纪福音战士系列; → 生死格斗系列),但在分类中会把两者区分。而英维却恰恰相反,在条目名中会进行区分,分类中不会。–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3月2日 (四) 12:46 (UTC)
- 有以跨媒体的命名:沙丘 (跨媒体制作),但是个例,而且明显是翻译自英维的产物。–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2日 (四) 14:26 (UTC)
- 「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系列」?或者把「Category:电子游戏系列」还给跨媒体制作系列,然后像英维那样不细分和。纯粹容纳游戏作品子系列改成「各系列电子游戏」(类似Category:最终幻想系列 vs. Category:最终幻想系列电子游戏)。–洛普利宁 2023年3月1日 (三) 12:27 (UTC)
- 「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这个命名真的有问题,能否改一个没歧义的名字,现在的描述可以理解成「有跨媒体制作的电子游戏」。–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1日 (三) 02:20 (UTC)
- PS:我上面举的那个首作和系列杂揉的条目因为未定型,还能当成写的不好的系列条目。原神从条目描述上看,就是一个有跨媒体作品、经常搞活动的游戏作品(即「有跨媒体制作的电子游戏」),完全没有和分类中其他条目一样表现出系列属性。–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7日 (一) 17:36 (UTC)
- 最早的时候只有Category:电子游戏系列,无论系列有无跨媒体都放在这里。Category: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是后来从「Category:电子游戏系列」分出来的,和Category:电子游戏系列分别对应Category:最终幻想系列与Category:最终幻想系列电子游戏两级。这个分类一开始就限定用于系列条目了,WikiProject:电子游戏/分类指南#系列条目也有说。游戏作品条目类似的分类是「Category:改编成其它媒体的电子游戏」。–洛普利宁 2023年2月26日 (日) 23:23 (UTC)
- 分类的描述「本分类收录首作或主要作品为电子游戏的跨媒体制作」,现在的分类命名和说明并没有限制的「系列」。「原神」条目也记录衍生作品,是用双重属性的「衍生和改编作品的关注度不足会在原作增加这些内容」情况。–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26日 (日) 16:23 (UTC)
做了一个表。初步想法是只设系列(I)和作品(III)两个实体层级,II用来收纳III并提取III的公共分类。跨媒体问题通过在I标记(名称可再议)来解决,不通过分类名称体现。虽然有一些例外(3、5、7),但统一为4和6的模式应该就很好维护。–洛普利宁 2023年3月3日 (五) 15:55 (UTC)
另外或许可以考虑把全部领域的「跨媒体制作」都改回「系列」。英文「series」和「franchise」都是表达「a collection of media」,然后顺便区分有无跨媒体。中文把「系列」换成「跨媒体制作」,变成重点强调媒体种类,感觉太做作。–洛普利宁 2023年3月3日 (五) 16:14 (UTC)
- 主要是Wikipedia:分类名称#命名一致性限制了整体分类名称改动,Franchise的确是个,惯例翻译作「系列」是最贴切。
- 上面表格,个人认为4比较好,3和7考虑太多反而麻烦,而且也不排除作品未来有跨媒体,或者有跨媒体只是缺乏关注度没有记录,每个系列都建两个分类就好。
- XXX系列(Franchise)
- XXX系列电子游戏(纯游戏系列)
- XXX系列(Franchise)
- ———
- 回到一开始我提到的情况,原作条目没有拆分其他条目,条目自身兼顾了Franchis条目功能,又有其他衍生作品的内容。
- 现在的处理方法是,有衍生作品的条目中同时添加原作和改编中心的分类,如条目中同时加上Category:改编自电子游戏的动画和
- 条目自身兼顾了Franchis条目功能的,既是「有跨媒体制作的电子游戏」(Category:改编成其他媒体的电子游戏,上面原作中心分类已经包括),在没有对应「XXX系列」分类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加上Category: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这个分类。–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5日 (日) 06:32 (UTC)
- Category:跨媒体制作对应的英文分类是(大众媒体系列)。不如把中文版分类改名「」,然後把子分类一锅端了 之後Category:万代系列也不用考虑是动画IP还是游戏IP,IP有没有跨媒体。反正万代的IP都放在一块,系列内部再建「XXX系列动画」「XXX系列电子游戏」区分媒体即可。
- Category: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分成独立维度的话,的确不用考虑条目是系列性质还是游戏作品性质了。不过像我上面举的例子,针对有改编漫动的这一性质,Category: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是挂到头上还是头上,还是两边各挂一遍?这可能还要说明一下。–洛普利宁 2023年3月5日 (日) 07:07 (UTC)
- 从媒体分,电视动画系列是在Category:电视剧集系列,动画电影是在Category:系列电影下。中维是搞了一套独立的「Category:系列动画作品」。
- 从上面改编作品相关分类可以看到,有些人学英维或日维建分类,还有自建的,都不考虑整体性,也不连结其他语种维基,不亏是自由的百科全书(笑)
- 《情热传说》已经有对应的Franchis条目,「Category: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只需挂Franchis条目就行。最大的问题是没有Franchis条目要不要早在原作加这个分类,就是上面《原神》和《夜明前的琉璃色》的情况,原神未来可能会拆出来Franchis条目,但是《夜明前的琉璃色》就应该没戏了。随着跨媒体制作的立项普及化,一个条目有N属性的情况也会变多。
- 另外,不太知名的改编类型,如有广播剧这种低成本的跨媒体作品真的不少,虽然目前这种分类还是比较少。–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5日 (日) 07:43 (UTC)
- 「Category:电子游戏跨媒体制作」那就有系列条目挂到系列上,没有系列条目的先寄存在原作条目上?(不过话说回来,也就游戏领域把系列和作品区分的比较严格。)–洛普利宁 2023年3月5日 (日) 11:38 (UTC)
- 跨领域问题可以有WikiProject:创作物专案互进协调,只是这个专题不活跃就是了—洛普利宁 2023年3月5日 (日) 11:56 (UTC)
- 错误的,虽然《夜明前的琉璃色》已经很老了,但是卷心菜永存于世。另外,八月社的页游还有联动这游戏呢,不要一竿子打死说着游戏死了。–MilkyDefer 2023年3月8日 (三) 04:51 (UTC)
- 我的意思是《夜明前的琉璃色》未来不会「拆出来Franchis条目」。–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8日 (三) 05:21 (UTC)
把Category:各系列电子游戏初步分出来了,大约50个成员分类。Category:电子游戏系列里面有250个分类,也就是说还有200个「Category:××系列电子游戏」要拆。这次可以好好刷一把编辑数了—洛普利宁 2023年3月11日 (六) 10:06 (UTC)
- 改完之後,的对应文段也更新和细化说明,毕竟Franchis和Series在中文都翻译作「系列」。–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13日 (一) 06:11 (UTC)
从Category:电子游戏系列中拆分出Category:各系列电子游戏的作业已经基本完成。从数字上看是280 vs. 269,基本就剩下比较复杂和拆无可拆的分类了。现在前者的成员分类只加「××××系列」和「××××作品」分类,後者的成员分类只放「××××(电子)游戏」。
把Category:各类型电子游戏中的系列分类踢出去了,就要填Category:各类型电子游戏系列这个大坑了。而且的文档也要大幅重写了。–洛普利宁 2023年7月1日 (六) 10:47 (UTC)
之前的移动更名没仔细看分类里面的文字,发现部分分类有说明使用范围
Category:改编自漫画的动画
分类备注「本分类仅收录主导剧情遵循原作漫画情节且拥有独立条目的动画作品。本分类不应包括介绍原作漫画自身但亦涵盖动画信息的主条目,也请勿添加虽改编自漫画但其主导剧情已脱离原作情节的动画作品(如剧场版动画等)」
Category:改编自游戏的动画
分类备注「动画有独立条目的游戏原作不归至本分类」
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改编自漫画的动画」就是不再原作加分类,只在「独立条目的动画作品」上使用。实际上使用却和第二种一样,衍生作品没有独立条目,就在原作条目加上这个分类。所以实践中,不可避免走向大部分原作条目同时具有「改编成」「改编自」分类的情况。–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14日 (二) 11:07 (UTC)
- 或许考量是动漫不分家,毕竟漫画很多都有动改,重复加分类也没有意义?改编自动画的漫画又什麽要求都没提。–洛普利宁 2023年3月17日 (五) 13:39 (UTC)
在系列分类清除不恰当的作品类型分类时,又发现一个名称和其他维基内容存在冲突的分类。「以电子游戏命名的分类」英维对应的是「」,所以「Category:亚克传承系列」这种分类也会加入其中。
中维是望文生义,所以分类名称带有「系列」二字就不会加入这个分类,只有少量漏网之鱼。现在是将「以电子游戏命名的分类」改名对应英维等语言维基的使用方法,如改为「以电子游戏系列命名的分类」,还是缩小分类的使用范围,脱离其他维基连结分类,纯粹「电子游戏名字」分类。–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26日 (日) 13:10 (UTC)
- 「以电子游戏作品或电子游戏系列来命名的分类」,名称可再议?(比如“电子游戏名字”)比如像Category:最终幻想VII虽然是以「电子游戏作品」为主条目,但就分类成员来看,多少有点系列的性质,分太开导航效果也不好。–洛普利宁 2023年4月24日 (一) 15:07 (UTC)
- 所以是沿用英维的意思,中维的分类命名上扩大描述是吧。
- 经验论:当一个电子游戏的有大量内容符合维基收录要求(),需要一个分类归纳这个作品相关条目时,通常作品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开发方因势利导下会有推出衍生内容,推出相关产品授权。–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4月25日 (二) 01:29 (UTC)
- 我发现有这个「」分类,可以再新建一个「以游戏命名的分类」,区分两者。
- 「以电子游戏命名的分类」改为「以电子游戏系列命名的分类」。–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6月21日 (三) 03:55 (UTC)
- 已经修改,有些内容需要微调一下。–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6月21日 (三) 04:44 (UTC)
「以游戏命名的分类」曾经被删除过,依着日志翻看了存废讨论: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1/04/28#Category:依名分类_及其子分类。在2011年,已经有一堆「以XX命名的分类」删除(讨论),分析一下,大抵是中维和英维上的不同。
当时删除的争议是关於分类添加的分歧,其一是只填「以XX命名的分类」,其二是除了「以XX命名的分类」还有作品题材分类。是後者,具体是按上文列表第四类。事实上还是有人按前者的标准处理(Special:diff/67119935/73087789),大概就是出於中维的「一个条目通常不应该同时既属於某个分类又属於这个类别的子分类」要求。
目前和的部分要求有分歧,「以XX命名的分类」未来不免重复地加加减减同一批分类。–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6月21日 (三) 09:23 (UTC)
- Special:diff/67119935/73087789这笔编辑还有一个理解:返校这个条目本身是恐怖游戏,但Category:返校(即游戏《返校》及其各类改编作品群)就不是恐怖游戏了。所以,以游戏作品名称爲题的分类到底该不该加恐怖游戏、高中背景电子游戏等分类呢?类似的,Category:科乐美这个分类下面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加Category:港区公司 (东京都)会不会表示这个分类下的所有成员(例如VRC VI)都是「港区的公司」?当然要细纠结的话,大概就会出现、……–洛普利宁 2023年7月1日 (六) 11:02 (UTC)
前些时间我一时兴起把给提删了,当时我觉得是可能图片超出了{{PD-textlogo}}所需的原创度门槛。在经过协商之后我们现在认为需要更多人提供意见。所以如果有时间的话还请去删除讨论页面谈一下对这个图片是否算是“简单图形”的看法。–MilkyDefer 2023年4月16日 (日) 14:28 (UTC)
- 完力orz ——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7月19日 (三) 14:19 (UTC)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底为止,电子游戏专题共有:
本期简讯的内容如下:
- 讨论本期简讯
- 新增订阅
-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3年4月21日 (五) 03:27 (UTC)
最近写了《爆裂魔女》,发现这个游戏发行方式有点怪,{{Infobox VG}}似乎无法兼容。
首先是作为一个手机网络游戏发行,然後又发行了一个PC单机版(),虽然无论是手机版还是PC版我都没有入手玩过,但是看评论可以得知PC版只有手机版的部分内容,不包括配音和主线剧情。
{{Infobox VG}}在【onlinegame】选了yes之後,【released】就变成「运营日/营运日」,加入PC单机版,就显得很怪,{{Infobox VG}}是否有改进空间,或者这种条目是否应该用两个{{Infobox animanga/Game}}表达手机版和PC版比较好。–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4月23日 (日) 13:34 (UTC)
- 那就把onlinegame参数剃除。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3年4月23日 (日) 14:43 (UTC)
- 现在删去【onlinegame】,加入了PC版的内容,感觉还是有点怪。–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4月24日 (一) 02:16
- 那再删去shutdown。单纯显示发行日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3年4月24日 (一) 03:27 (UTC)
- 【shutdown】这个信息不应该省略吧。–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4月25日 (二) 01:21 (UTC)
- 现在删去【onlinegame】,加入了PC版的内容,感觉还是有点怪。–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4月24日 (一) 02:16
网上冲浪,发现祖龙娱乐这家上市公司,转世了好几次,前身是池宇峰建立的公司旗下游戏工作室(1997),後来独立成公司欢乐亿派(2001),池宇峰建立完美世界後,欢乐亿派合并完美世界(2004)。2014年完美世界成立五所子公司,欢乐亿派的人员成立祖龙娱乐,2015年祖龙娱乐完全独立()
目前「祖龙工作室」是「欢乐亿派」重定向,我想补充「祖龙娱乐」的内容,应该将「欢乐亿派」改成「祖龙娱乐」,还是「祖龙娱乐」独立一个条目?–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5月13日 (六) 10:28 (UTC)
- 最近Talk:ILLUSION也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许是我的提问不太明确,目前并没有关於「游戏公司」条目的相关指引。
- 公司/游戏品牌/工作室/事业部重组,或者核心成员重建公司等情况,应该是归到同一个条目,还是独立成不同条目。
- 公司/游戏品牌/工作室/事业部,只记录以公司/游戏品牌/工作室/事业部名义发布作品
- 公司条目,记录旗下多个游戏品牌/工作室/事业部的列表,如育碧子公司列表
- 公司条目,记录旗下多个游戏品牌/工作室/事业部的作品,如WillPlus
- 游戏品牌条目,同时又记录姊妹品牌的内容,如ILLUSION、sprite (游戏品牌)
- 有些情况,应该是因为关注度问题,所以归到同一个条目,不过也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判别标准。–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8月6日 (日) 05:34 (UTC)
终于出现了,同一个名字指代完全不同东西的情况。更糟的是,香港翻译跟了大陆简体翻译,字词转换自此崩溃。
所以,我提议把所有名为“快打旋风”的页面全部搞成消歧义。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将条目移动到“街头霸王XXX”或者“街头快打XXX”。 —MilkyDefer 2023年6月8日 (四) 04:35 (UTC)
- 需要检查的条目基本都列于Template:街头霸王系列和Template:快打旋风系列吗?条目内文的用法是否需要检查?–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6月8日 (四) 12:24 (UTC)
- 由于命名常规里头说是数字的不同写法要做重定向,那么类似于和会出现冲突,要改消歧义。这一路上要处理的很多很多,如果想减轻工作量的话尽量先保障原有的链接至少变成橘链,消除橘链的工作就要慢慢来了。另外我强烈建议那个模版也移动一下。–MilkyDefer 2023年6月8日 (四) 14:49 (UTC)
- 这种情况实在是糟糕,尤其是繁体的“快打旋风2”一词都能出现地区差异,让地区词转换无法工作。看来条目内文中需要完全避免直接写入“快打旋风”一词了,只能使用NoteTA来转换。——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6月9日 (五) 15:30 (UTC)
- 建议以带阿拉伯数字者为消歧义页面主标题,带罗马数字者为其重新导向。——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6月28日 (三) 06:51 (UTC)
- 由于命名常规里头说是数字的不同写法要做重定向,那么类似于和会出现冲突,要改消歧义。这一路上要处理的很多很多,如果想减轻工作量的话尽量先保障原有的链接至少变成橘链,消除橘链的工作就要慢慢来了。另外我强烈建议那个模版也移动一下。–MilkyDefer 2023年6月8日 (四) 14:49 (UTC)
- (+)修改。–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6月8日 (四) 14:54 (UTC)
- 什麽意思?——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6月9日 (五) 06:32 (UTC)
- 请看这个消歧义页:–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6月9日 (五) 06:42 (UTC)
- 这也太麻烦了吧orz ——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6月23日 (五) 13:45 (UTC)
- 请看这个消歧义页:–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6月9日 (五) 06:42 (UTC)
- 我们现在应该是可以在公共转换组加上这样的东西。
zh-cn:快打旋风=>zh-hk:快打旋风;zh-tw:街头快打; zh-tw:街头快打=>zh-hk:快打旋风;zh-cn:快打旋风; zh-cn:街头霸王=>zh-hk:街头霸王;zh-tw:快打旋风; zh-hk:街头霸王=>zh-tw:快打旋风;zh-cn:街头霸王;
- 这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MilkyDefer 2023年6月28日 (三) 18:24 (UTC)
近年来,台湾似乎倾向使用「索尼克」,不再使用「音速小子」作为该系列作品译名(电影除外)。是否考虑盘整并更名部分作品?——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6月23日 (五) 13:44 (UTC)
- 简单搜了下巴哈,近几年的确主要用「索尼克系列」来指代整个系列,不过资料库里老游戏还是叫「音速小子」没动。比照Mario大陆译名,全盘更名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过就工作量来看,可能又是个大坑……–洛普利宁 2023年6月28日 (三) 06:47 (UTC)
考虑到最近原神角色提删的事故,我们要搞一个,把百度百科、萌娘百科(不是这个黑历史)、各类游戏专题百科用户的注意事项都说一下吗?
如果要建的话,可能先要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收录标准(i.e. 关注度),然后讲述一下差异。–洛普利宁 2023年7月6日 (四) 17:38 (UTC)
- 不是有WikiProject:电子游戏#专题编辑建议,对方不看也没用–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7日 (五) 01:56 (UTC)
「网络游戏免费模式」算不算原创翻译,在中文说起来都感觉绕口。个人建议翻译成「免费游玩」,Steam的「」分类简繁使用这个翻译在线菠菜网站 ,这个说法在中文媒体中也很普遍,列出中港台的使用例子:、、、
另外,Xbox的「」分类则是「免费畅玩」。这个可以重定向,总之两个翻译都比「网络游戏免费模式」好多了。–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8日 (六) 12:13 (UTC)
- 同意。至于现在的标题,条目第2个ref是有提「免费模式」这个字眼没错,可能条目真只叫「免费模式」这四个字又莫名其妙……–洛普利宁 2023年7月8日 (六) 12:46 (UTC)
- 商业模式,在中文语境加上「模式」也算合理。对应的分类Category:含付费内容的免费游戏(Free-to-play video games),描述是很贴切,要不要跟着条目名改为「免费游玩游戏」。–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9日 (日) 14:59 (UTC)
- (+)。–东风(留言) 2023年7月8日 (六) 12:50 (UTC)
- 没讲真没注意过Free-to-play被翻译成网络游戏免费模式…,支持改名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3年7月8日 (六) 12:55 (UTC)
- 当前拗口,只是单纯组合两个词汇。“免费网络游戏”我觉得最好。“网络游戏免费游玩”听着像是政策导向……“免费畅玩”略带宣传性,但建议序言写为别名以利于搜索。–YFdyh000(留言) 2023年7月9日 (日) 15:25 (UTC)
- 「免费游玩」不错。视前後文语境也可以使用YFdyh000君提及的名词形式。——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7月9日 (日) 16:51 (UTC)
- 作为参考,Steam将简体译名定为“”,繁体译名定为“”,但我个人认为这不像是地区词。也有不少来源使用“免费开玩”(见)–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7月10日 (一) 00:12 (UTC)
- 我看知乎的文章:,似乎过去是Free to Play(免费游玩) Free To Play(免费开玩)文本翻译差异,可以作为重定向处理。–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10日 (一) 07:44 (UTC)
- 补充:Weekly Famitsu No. 1280 (2013 06/27)有一篇游戏术语科普文章,台湾《电玩通周刊》翻译过这篇文章,在游民星空有扫图:
- 33P有提到「Free-to-play」(33P),中文翻译是「免费游玩」。–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12日 (三) 12:30 (UTC)
我重写了免费游玩,原文混淆了很多概念,翻阅资料,而且没有提到被认为是「真·免费游戏」的免费游玩游戏,就是只以内置广告盈利的免费游玩游戏。当然我也发现很多电子游戏术语的条目内容概念都很混乱,常态肯定
Category:含付费内容的免费游戏(Free-to-play video games)应该改名「免费游玩游戏」,这个分类与、Category:包含战斗通行证的电子游戏、Category:抽卡游戏等分类之间的关系,应该重新梳理。–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15日 (六) 03:34 (UTC)
- 我发现英维的Category:包含战斗通行证的电子游戏对应分类,在2023年4月已经删掉了,提删者说这是(),各位怎样看。–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23日 (日) 09:42 (UTC)
- 个人持(=)中立态度,虽然来源确实不会把含有战斗通行证作为游戏的定义,但条文中有提到“”,战斗通行证作为游戏的收费模式似乎是值得在条目中提及的。–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7月23日 (日) 12:58 (UTC)
- “战斗通行证”概念是否等于部分奖励需付费解锁的限时任务?( π )题外话 相比此特征,我更关心哪些游戏有体力槽机制。–YFdyh000(留言) 2023年7月23日 (日) 15:39 (UTC)
- 不完全是,应该是免费和付费并行的周期性任务和目标奖励机制,具体见战斗通行证。–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24日 (一) 01:10 (UTC)
- 我的意思差不多,指高级奖励付费才能取得。我大致了解但感觉定义比较模糊,比如新手或主线任务为VIP1/2/3/……用户提供更好的奖励算吗,比如这种奖励任务少见而非长期。感觉该放在列表条目/维基学院/维基数据(附参考来源、理由和时限)。–YFdyh000(留言) 2023年7月24日 (一) 18:19 (UTC)
- 战斗通行证本质是周期性的,内容也是周期性及重复的,如每天登入游戏,每天攻略一个副本,每天收集一些材料,完成周期内活动(每周或每月重置的副本)。当期通行证也会引导玩家去玩新地图和活动,但是新内容产生的积分并不多,主要是靠玩家每天去做重复性内容提升通行证等级。–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27日 (四) 05:59 (UTC)
- 我的意思差不多,指高级奖励付费才能取得。我大致了解但感觉定义比较模糊,比如新手或主线任务为VIP1/2/3/……用户提供更好的奖励算吗,比如这种奖励任务少见而非长期。感觉该放在列表条目/维基学院/维基数据(附参考来源、理由和时限)。–YFdyh000(留言) 2023年7月24日 (一) 18:19 (UTC)
- 不完全是,应该是免费和付费并行的周期性任务和目标奖励机制,具体见战斗通行证。–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24日 (一) 01:10 (UTC)
- ?吐槽:现在腾讯系游戏几乎标配通行证了,连欢乐斗地主都有这东西。而且作为一个稳定的盈利方式,基本上会出现在越来越多的游戏中,我的看法是可以删除。–东风(留言) 2023年7月28日 (五) 08:58 (UTC)
最近为写了一些体育类条目,注意到体育类条目有一个叫{{Sports links}}的外部链接模板,该外部链接模板会基于wikidata获取运动员相关的所有数据库的链接,使得运动员条目的“外部链接”章节只需要挂这一个模板就基本够了,这也便于统一管理。考虑到我们电子游戏专题也有通常可以链接的数据库,也许可以考虑建立一个{{}}的类似模板,来整合所有电子游戏的数据库链接?(wikidata上所有可以用的ID在)
PS:意大利语维基百科更超前,他们甚至建立了一个整合所有领域外部链接的模板,不过中维如要引入可能需要社群达成非常明确的共识才行。–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7月20日 (四) 05:07 (UTC)
- 如要建立此模板,目前我想到的可以整合的链接有:(除此以外上还有很多)
- 基本无争议的:
- (英语)(已有{{vndb}})
- (英语)(类似于Metacritic,但计算的是评论家的支持率而非平均分;条目中用得比较少,放在外部链接刚好合适)
- (英语)
- (英语)
- (英语)
- (英语)
- (英语)
- (英语)
- (英语)
- (英语)
- 可靠新闻来源上的游戏页面
- (英语)
- (英语)(已有{{GameSpot}})
- (日语)
- (英语)
- 可能有问题:
- (英语)(毫无疑问可靠性没问题,但基本所有游戏条目在“反响”章节第一句就会引用Metacritic数据,再放入外部链接可能重复)
- (:“”我不清楚萌娘百科是否算是“有可观数量编者”,据我观察萌娘百科也有不少条目主观性太强)
- (个人不熟悉该网站,不清楚是否靠谱)
- (去年的讨论中有指出,该网站部分R18内容需要注册用户才能查看,不清楚这是否会成为阻碍之一)
- (日语)(提供的信息有些少)
- —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7月20日 (四) 05:41 (UTC)
- ,一般不放商业网站,所以巴哈、IGN、GameFAQs都被排除了。Fandom和萌娘百科是粉丝站,英维的把这类网站也拉灰了;我的意见也是不适宜在外部链接区罗列他们(基本只对粉丝有用)。外部链接的话,还是应该类似那种,然后顺便陈列版本列表、职员名单那样的比较合适。–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0日 (四) 06:18 (UTC)
- 又看了一下,我们的VG/EL也是指出粉丝站不合适做外部链接。–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0日 (四) 06:21 (UTC)
- 之前steam和TapTap的连结模板用了一段时间就提删了。整理好清单後,大概会引起关注,有一部分删除,而且百科和wikidata收录标准不同,很多内容大概都用不到。–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20日 (四) 06:36 (UTC)
- 我的意见是,某些过于热门的游戏最后会拉出一大串外部链接出来,跟拉稀一样。–MilkyDefer 2023年7月21日 (五) 03:40 (UTC)
- 出名的人{{Authority control}}也会有一大堆连结,而且大部分连结的内容也就一两句。那套系统还能说兼容旧时代的索引系统,现代的我不好说。–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21日 (五) 04:43 (UTC)
- 放在{{Authority control}}里面的排版跟放在外部链接里头的排版是不一样的。同样是一大堆链接,观感就是不一样。–MilkyDefer 2023年7月21日 (五) 05:51 (UTC)
- 用Authority control的版式展示外部链接,可行和更可能被接受吗。版式、排序方式是否会稍有争议。–YFdyh000(留言) 2023年7月21日 (五) 06:00 (UTC)
- 我个人是习惯用Authority control啦。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3年7月21日 (五) 06:11 (UTC)
- 我的意思是Authority control的版式框架,另建一个模板,放这种数据库、wiki的外部链接。之前客栈讨论不少人坚决反对放wiki外链的。–YFdyh000(留言) 2023年7月21日 (五) 06:29 (UTC)
- 如果形式是外部链接章节下方的首个导航模板(如权威控制),是否会规避“不合适做外部链接”。观感会有很大区别,至少从一行变成了一个单元格,并可以考虑默认折叠。–YFdyh000(留言) 2023年7月21日 (五) 06:39 (UTC)
- 外部链接真的很显眼,用Authority control不占版面还美观。
- 样式是在使用大量外部连结後再考虑的,英维其实已经将{{Authority control}},变成大家族模板那样,对大量繁杂的连结进行分类。参考那种样式展示,好不好看,这应该是在确定条目是否加入整合连结内容後决定。–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21日 (五) 11:33 (UTC)
- 中维也有提议将这个模板改成英维的样式(Template talk:Authority control#Authority control,讨论中还列出了预期的效果),但因几乎无人参与讨论而不了了之。–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7月21日 (五) 12:08 (UTC)
- 参考,若使用Authority control的版式框架,预期的模板效果大概如下:
- 我个人是习惯用Authority control啦。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3年7月21日 (五) 06:11 (UTC)
- 用Authority control的版式展示外部链接,可行和更可能被接受吗。版式、排序方式是否会稍有争议。–YFdyh000(留言) 2023年7月21日 (五) 06:00 (UTC)
- 放在{{Authority control}}里面的排版跟放在外部链接里头的排版是不一样的。同样是一大堆链接,观感就是不一样。–MilkyDefer 2023年7月21日 (五) 05:51 (UTC)
- 出名的人{{Authority control}}也会有一大堆连结,而且大部分连结的内容也就一两句。那套系统还能说兼容旧时代的索引系统,现代的我不好说。–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21日 (五) 04:43 (UTC)
- 我的意见是,某些过于热门的游戏最后会拉出一大串外部链接出来,跟拉稀一样。–MilkyDefer 2023年7月21日 (五) 03:40 (UTC)
- ,一般不放商业网站,所以巴哈、IGN、GameFAQs都被排除了。Fandom和萌娘百科是粉丝站,英维的把这类网站也拉灰了;我的意见也是不适宜在外部链接区罗列他们(基本只对粉丝有用)。外部链接的话,还是应该类似那种,然后顺便陈列版本列表、职员名单那样的比较合适。–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0日 (四) 06:18 (UTC)
- —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7月21日 (五) 12:53 (UTC)
- 可以把电子游戏官方网站也整合进来吧?另外我总觉得运动员跟电子游戏不能一概而论,这种模板真的适合建立吗?真的要建立的话,可以参考生物领域方面的Taxonbar模板,弄成规范控制形式菠菜体育平台 。——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7月21日 (五) 07:22 (UTC)
- (另外其实Sports links模板或许也可以弄成这样)——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7月21日 (五) 07:29 (UTC)
- 但是Wikidata的数据不全,经常只加英文版的官方网站= =–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1日 (五) 12:19 (UTC)
- (另外其实Sports links模板或许也可以弄成这样)——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7月21日 (五) 07:29 (UTC)
- 话说不如直接在外部链接章节把变成标配算了……–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1日 (五) 12:10 (UTC)
- 但这只链接到姊妹项目啊,与其它资料站相比作用很有限。–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7月21日 (五) 12:12 (UTC)
- 问题不就是大部分链接不适合直接在维基百科直接提供吗……有MusicBrainz;游戏领域vndb和vgmdb辐射面太窄,不知道有没有资格一战了。–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1日 (五) 12:15 (UTC)
- 但是MobyGames的Commercial也是yes……–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1日 (五) 12:18 (UTC)
- 一般不放商业网站的这条规定似乎执行力不是很高,目前存在{{IGN}}、{{MobyGames}}、{{GameSpot}},MobyGames的模板在英维还有8,600+嵌入。–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7月21日 (五) 13:09 (UTC)
- 就像steam的连结模板没被人投诉前,也有很多条目在用,IGN等模板也只是暂时没人指出有问题。知道有问题,继续用这个情况就是了。–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21日 (五) 13:46 (UTC)
- 确实如此,不过“合适的外部链接”一栏也有写到“、或互联网电影数据库上的电子游戏页面,如果页面含有大量但不一定具百科性的相关信息,则可视情况添加。”–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7月21日 (五) 15:08 (UTC)
- “但若共识决定其值得添加则或可如此”,虽然没什么信心,但我觉得“规范控制”版式可以被考虑。WP:外部链接未严格限制商业性,否则豆瓣、IDMb、微博等都遭殃。对“这类链接会被视作商业网站广告宣传”、“这些往往为自行出版类网站”理由,没太多反驳空间,但如上文,拒绝商业性网站与相当数量的读者需求是相悖的。“外部链接”拒绝商业的概念有个小漏洞,参考来源是豁免的,而这同样存在商业宣传的作用、是可点击外链;因此,规范控制类的导航模板,对于内容质量尚可的外链,是否可能取得共识的有限豁免呢。–YFdyh000(留言) 2023年7月21日 (五) 20:12 (UTC)
- 如果讲规范控制的话,提供的资讯还是辨识信息。比如Template:Authority_control#Examples里面的例子,列出的都是人物的别名、有哪些着作之类的识别用信息。上面列出电子游戏网站,比如IGN、Fami通、豆瓣,都是提供简单的辨识信息(甚至还没我们的信息框内容多),剩下的内容都是他们自己的新闻或者使用者的评测。感觉这个还是和、不是一个出发点。–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2日 (六) 00:14 (UTC)
- 资讯太多确实不好,但有些不好控制,很多是包含基本信息、内容介绍、用户评价,以及新闻资讯链接。如果非资讯就可以,资料性wiki和数据库的录用标准。使用者评价和评分,是应当避免链接的信息页面吗,但视觉小说数据库也含使用者评分。–YFdyh000(留言) 2023年7月22日 (六) 00:26 (UTC)
- 我的意思是说豆瓣连可靠新闻都没有,只有使用者评测。使用者评分那个不是重点;当然,如果能有更纯粹的数据库那就更好。这里还是应该考虑数据库式网站,比如游戏项目下列出开发者名单,点击开发者可以浏览他的其他作品的那种。–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2日 (六) 00:33 (UTC)
- 外部连结及规范控制的理想连结类型是不太一样。专题想要哪一种?——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7月23日 (日) 09:24 (UTC)
- 规范控制能集成到{{Authority control}}自然最好,但就是电子游戏领域不知道能不能拿出比较权威的机构,让模板愿意接收了。而且{{Sports links}}里面的链接也基本都是奥委会之类的官方数据库或者各类赛事记录表。其他的网站就按普通外部链接的方式执行吧。–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3日 (日) 15:24 (UTC)
- Authority control涉及到,真加几个游戏领域的百科到Authority control,一堆人物就符合关注度了。
- 不过大概没多少人注意到,可以卡bug加几个进去–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24日 (一) 01:27 (UTC)
- 规范控制能集成到{{Authority control}}自然最好,但就是电子游戏领域不知道能不能拿出比较权威的机构,让模板愿意接收了。而且{{Sports links}}里面的链接也基本都是奥委会之类的官方数据库或者各类赛事记录表。其他的网站就按普通外部链接的方式执行吧。–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3日 (日) 15:24 (UTC)
- 外部连结及规范控制的理想连结类型是不太一样。专题想要哪一种?——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7月23日 (日) 09:24 (UTC)
- 我的意思是说豆瓣连可靠新闻都没有,只有使用者评测。使用者评分那个不是重点;当然,如果能有更纯粹的数据库那就更好。这里还是应该考虑数据库式网站,比如游戏项目下列出开发者名单,点击开发者可以浏览他的其他作品的那种。–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2日 (六) 00:33 (UTC)
- 资讯太多确实不好,但有些不好控制,很多是包含基本信息、内容介绍、用户评价,以及新闻资讯链接。如果非资讯就可以,资料性wiki和数据库的录用标准。使用者评价和评分,是应当避免链接的信息页面吗,但视觉小说数据库也含使用者评分。–YFdyh000(留言) 2023年7月22日 (六) 00:26 (UTC)
- 如果讲规范控制的话,提供的资讯还是辨识信息。比如Template:Authority_control#Examples里面的例子,列出的都是人物的别名、有哪些着作之类的识别用信息。上面列出电子游戏网站,比如IGN、Fami通、豆瓣,都是提供简单的辨识信息(甚至还没我们的信息框内容多),剩下的内容都是他们自己的新闻或者使用者的评测。感觉这个还是和、不是一个出发点。–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2日 (六) 00:14 (UTC)
- 就像steam的连结模板没被人投诉前,也有很多条目在用,IGN等模板也只是暂时没人指出有问题。知道有问题,继续用这个情况就是了。–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21日 (五) 13:46 (UTC)
- 问题不就是大部分链接不适合直接在维基百科直接提供吗……有MusicBrainz;游戏领域vndb和vgmdb辐射面太窄,不知道有没有资格一战了。–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1日 (五) 12:15 (UTC)
- 怎么说呢,Bangumi现在编辑权限是很难取得的,条目修订错误比较慢,建条目容易补充难(看到有消息发布就建了,然后更新内容只能靠有编辑权限的人去做),我不觉得这是个可靠的数据库。注册登录并且满一定时间才能看r18条目在我看来反而问题不及前者。–屠麟傲血(留言) 2023年8月17日 (四) 05:41 (UTC)
- 但这只链接到姊妹项目啊,与其它资料站相比作用很有限。–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7月21日 (五) 12:12 (UTC)
及X-Box Series X的实体版(光碟游戏)可不是普通蓝光光碟。里面写超高清蓝光光碟是100GB黑色光碟。–(留言) 2023年7月22日 (六) 13:06 (UTC)
- 具体是哪一个文段描述有问题,蓝光光碟全文提到PS5的只有这一段「PS5则因使用新一代的超高清蓝光光碟,因此没有区码限制」。全文很多地方没有来源,我对相关领域不熟悉,也无法判断对错,请给出来源说明你的问题。–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24日 (一) 01:29 (UTC)
- 这个PS5光碟全部都是「ULTRA HD BLU-RAY亅的标志。我觉得没有普通蓝光光碟。好像战神:诸神黄昏的PS4(蓝光光碟)变成2个光碟。PS5的光碟(超高清蓝光光碟)变成1个光碟。PS4升级PS5就是「数位下载」。–(留言) 2023年7月24日 (一) 04:48 (UTC)
–(留言) 2023年7月27日 (四) 01:04 (UTC)
- 来源说PS5是支持UHD BD(超高清蓝光光碟)播放,我不太清楚是否也兼容BD。另外,是否能肯定所有PS5实体光盘发行的游戏都是使用UHD BD,不再使用BD?
- 最後就是你提出UHD BD和BD之前的分歧,是希望在呼吁编写PS5和X-Box Series X实体光盘相关内容时,注意这些描述吗?个人看到你在wikidata给一些游戏发行方式上同时加入UHD BD和BD。–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27日 (四) 06:16 (UTC)
最近英文维基新开张了()。看了一下他们的,里面实力强大的编辑真不少的。
我们去年有讨论过「虚构角色专题」的事情。现在用两个专题横幅,基本还是能实现类似的效果。只不过以后就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标记情况了。
下面是按品质来做的查询链接。以后也可以接着使用。这次就顺手把中维和英维的情况做了个对比。不得不说,英维把小作品灭得真干净……
—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3日 (日) 07:27 (UTC)
- 处理方法:小作品=重定向处理,或者移动到草稿页面,根源上消灭小作品(–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23日 (日) 08:09 (UTC)
- 对于条目来说这样确实很可行,尤其是在英维有大量优质条目的前提下,难以扩充的直接清理,剩下的从英维翻译打捞即可;个人感觉如果有专注于虚构角色、规模类似于的编辑松,只需几次就能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说起动员令,大部分小作品级/初级角色条目都几乎没来源,全都成这次“小动员令”的素材了(─.─||)。但对角色列表而言,从根源上解决几乎遥遥无期……–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7月24日 (一) 15:27 (UTC)
搞了个本地名单。–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3日 (日) 15:09 (UTC)
- 「虚构角色条目」为何不跟英维命名为「游戏角色条目」,这是考量非游戏角色,如同人角色库巴姬一类的存在?–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24日 (一) 01:16 (UTC)
- 我们这个和WikiProject:电子游戏/认证条目一个性质,就是给专题内部自己看的名单,所以不用加「游戏」前缀。英维是「Video Game Characters Task Force」,可以像WikiProject:电子游戏/世嘉一样直接对社群层面展示,只说「虚构角色工作组」就不知所云了。–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4日 (一) 01:28 (UTC)
把Wikipedia:关注度 (电子游戏角色)搬过来了。我们的GNG和英维的GNG是一样的,但是很多英维合并的条目在我们看来明显是保留。所以抛开不谈,我们和英维的不同之处在哪呢?–洛普利宁 2023年7月31日 (一) 13:43 (UTC)
- 不同之处可大了,在中维是指引,在英维只是论述。可宽松多了。–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31日 (一) 15:43 (UTC)
{{Future game}}这个模板是提示游戏作品尚未发行——对于读者侧,意味着条目内容可能会有大幅变更;对于编者侧,则说明条目根据可靠来源来写,不要加入臆测信息。
但是从编者角度而言,所有条目都应该根据可靠来源来写,未来游戏作品并没有特殊之处。非要说的话,就是给新编辑看的,但是新编辑看了这个模板,他也不懂可靠来源是什么吧?
从读者角度而言,这个模板可能本身就是个错误信息(你维挂模板几乎都不写参数)。前两年我做过一次清理,十几款游戏发行好几年了,条目顶部还挂着「未来游戏」的提示。包括最近还有这个例子。而且条目内容大幅变更的事情也会延续到游戏发行后——玩法、剧情、评测信息都是发行后大幅写入或重写的。但是按现在的做法,游戏发行当日模板就摘了。
其实我想说,这个模板大概更适合提示「此条目与尚未发行的电子游戏有关;条目记载的内容可能为陈旧信息,未必与最新公开的资料相符」……
所以这个模板到底有没有必要保留。如果保留,又该怎么用?
PS:我把Category:未来电子游戏改成和{{Future game}}无关的分类了,现在就是维护条目时用HotCat之类的直接加减分类。用维护模板生成内容系分类,其他编者可能会不知道怎样维护。–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7日 (四) 16:40 (UTC)
- 另外还有游戏预定2021年发行,但之后又跳票,然而但是条目信息框里还是「发行日:2021年」的情况(链接)。有没有必要,只要没到发行那天,信息框里的日期就写「X年X月X日(预定)」?–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7日 (四) 17:07 (UTC)
- 未来游戏其实有几种状态,
- 专案状态,或称为「代号状态」,只有开发代号,尚未有玩家测试的游戏。例子:
- 已经明确名字,进入,也可能有开发消息传出和部分媒体评测。如《绝区零》
- 买断制游戏,进入发布抢先体验版,或者仅发布游戏演示阶段。也可能有开发消息传出和部分媒体评测。如《戴森球计划》
- 章节式电子游戏,章节间跨越时间不定,这个较为少见,我展开说明一下,如《》,游戏在2022年1月21日发行,之後预订每七天公布一个章节,2022年3月10日才公布最终章。
- 服务型游戏,已经发行,持续更新,一直有新内容的游戏,开发消息和媒体评测会源源不断,如《原神》
几个月後就有枫丹内容了
- 上文後两种游戏的似乎不太用{{Future game}}。–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7月28日 (五) 08:15 (UTC)
- 第三类某种意义上似乎也不用挂{{Future game}},因为内容基本只是扩充,而不是砍掉重炼?–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8日 (五) 08:32 (UTC)
- 第三类,看情况,如果抢先体验版只是公开前面章节,哪算是填充内容,不过也有大改,长期更新的,如最近的《鬼谷八荒》2021年初发布抢先体验版,2023年5月26日转为正式版,进行了「216次版本迭代以及8次大版本的内容更新,游戏的容量也从一开始的3G升级到了现在的23G」()。–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8月3日 (四) 00:11 (UTC)
- 第三类某种意义上似乎也不用挂{{Future game}},因为内容基本只是扩充,而不是砍掉重炼?–洛普利宁 2023年7月28日 (五) 08:32 (UTC)
那把模板改成这样?
使用注意事项:
- 如果条目没有介绍玩法与情节,则不挂此模板。比如创建人只写了开发章节。
- 如果游戏临近发售,编者认为内容不会大改,可以摘除此模板。
- 如果游戏已然发售,但条目内容是与成品游戏不符的古早情报,则不应摘除此模板。
- 建议使用参数,把模板标记「玩法」或「情节」章节上。
- 建议使用参数注明维护模板标记日期。
—洛普利宁 2023年8月10日 (四) 15:44 (UTC)
- (!)意见 “玩法与情节”建议默认无、允许指定。“依据发售前资讯撰写”加粗容易误解为引导。倾向“内容可能与成品存在差异”或“可能与最终发售存在差异”等,“差异较大”有{{}}的感觉。倾向允许“随便挂”,如批量/自动挂以形成维护分类——我主观感觉提示性悬挂是可以的。–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10日 (四) 17:19 (UTC)
- @User:YFdyh000:Template:Future game/sandbox这个可以吗?–洛普利宁 2023年8月20日 (日) 13:15 (UTC)
- 我觉得可以。–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8月20日 (日) 14:32 (UTC)
- “且与”似乎强调有已知的不同,“不断变动”同上且应减少发生。“欢迎依照”强制力弱。建议“,相关内容可能出现变动,可能与成品有所出入。建议依照最新可靠来源编写。”–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20日 (日) 17:52 (UTC)
- @User:YFdyh000:Template:Future game/sandbox这个可以吗?–洛普利宁 2023年8月20日 (日) 13:15 (UTC)
截至2023年第二季底为止,电子游戏专题共有:
本期简讯的内容如下:
- 讨论本期简讯
- 新增订阅
- ~~~~
找资料时,感觉和游戏策划有点混淆,我将原本消歧义页的游戏策划改成条目。写完後,感觉两者分歧似乎不大,是否应该合并内容。
除了条目内容,以下是一些参考资料:清华大学出版的《》(2015年)198-203页有提到「游戏策划的职能与作用」()。
该书後面的版本《》(2018年)和《》(2023年),「游戏策划的职能与作用」那一段没了,改成「游戏设计师及其工作」。
同时我留意到2015年中国大陆首次为游戏从业者评职称,游戏相关的有三个「游戏美术师」、「游戏设计师」和「游戏策划运营师」()
方便访问的延展阅读:–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8月10日 (四) 02:24 (UTC)
hg0088新2备用网
- 如果两者意义相近的话,{{infobox VG}}中的(设计师)字段不知道是否也可以填入策划?–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8月10日 (四) 09:47 (UTC)
- 目前看到的资料是,Game Designer的中文称呼应该「游戏策划」,个人认为{{infobox VG}}对应项目应该显示为「策划」。如果设计地区词,台湾可以改为显示「企划」。
- 不过看2018和2023年的《游戏专业概论》,似乎「游戏策划」已经开始改回「游戏设计师」的称呼,虽然实际上游戏公司内部还是沿用「游戏策划」这一说法和编制。–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8月10日 (四) 10:32 (UTC)
- 我觉得可以合并。另外,资讯框栏位也可以尽量共用(至少开放任意填)吧,差别似乎不是那麽大。——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8月10日 (四) 13:05 (UTC)
- 个人认为「Game Designer」涉及到地区词,上文给出的资料可见,中国大陆更多是称呼「游戏策划」,台湾则是「游戏企划」(「」)–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8月10日 (四) 13:27 (UTC)
- 「游戏企划」也可以从这些台湾当地出版图书看到《》(2013)《》(2003)–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8月10日 (四) 13:42 (UTC)
- ?–洛普利宁 2023年8月10日 (四) 15:20 (UTC)
- 最初我是想写成「」那种说法,不过实际深究有一些差距,打个比喻的话,就是端午节和端午 (日本)的区别,同源,但是发展和内容存在分歧。
- 个人是倾向合并的,更关注的是否是地区词,或者说游戏策划/游戏企划是中国大陆和台湾对Game Designer的。–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8月11日 (五) 01:48 (UTC) 电子游戏平台
电子游戏平台
- ?–洛普利宁 2023年8月10日 (四) 15:20 (UTC)
- 「游戏企划」也可以从这些台湾当地出版图书看到《》(2013)《》(2003)–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8月10日 (四) 13:42 (UTC)
- 个人认为「Game Designer」涉及到地区词,上文给出的资料可见,中国大陆更多是称呼「游戏策划」,台湾则是「游戏企划」(「」)–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8月10日 (四) 13:2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