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达屋旗下酒店(威斯汀,瑞吉,艾美,喜来登,福朋,W)入住是什么感觉?
酒店体验,感受
喜达屋旗下品牌除了原宿和豪华精选之外都住过,10月份去美国打算把洛杉矶的SLS豪华精选给踩了,原宿因为取消了拉斯维加斯的行程,所以没法踩。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吧。照片都是随手拍的,不太齐全,将就看吧。
Aloft(雅乐轩)
一般理解为W的低端副牌,国内的价格一般都在300多到500多。一般如果一个城市里喜达屋的酒店都没啥特色(或者钱包不太鼓的时候,后者居多)我就会去住Aloft,因为便宜啊!很适合钱不多的年轻人,毕竟设计比较新潮,公共空间设计范十足而且有一定的娱乐设施(一般是台球和酒吧)。北京海淀Aloft也是国内第一家支持SPG Keyless的酒店(可以用iPhone 6直接当房卡用)。缺点就是,全世界的Aloft基本都长一个样!!!就连窗户都能开成一个样!!!住多了之后觉得特别无聊。至于吃的,呵呵,还是出门随便找个小饭馆解决吧。
Aloft基本都长这个鸟样。
Four Points(福朋)
出差的时候因为无知住过一次,你明明是福朋!为什么要叫福朋喜来登!!!住了一晚之后搬到隔壁的喜来登去了。作为低端版的喜来登,也是浓郁的商务范,基本等于国内三星-四星的水平,所以也没有留下什么映像。
Sheraton(喜来登)
我现在打死不住喜来登。且不说商务气息过于浓厚,住过的几家喜来登都给我留下了非常不好的映像。上海的由由喜来登,早就预定了结果查不到订单,让我在大堂背着包拖着行李等了半个小时。青岛李沧绿城喜来登,本来就偏僻,还没礼宾帮我叫出租车。新加坡喜来登,早上9点左右到达酒店门口居然没有迎宾,自己拖着行李穿过在大堂蹭Wi-Fi的人群去Check-in,然后给了我一间全是沉淀已久的烟味(想象一下你在车里关着窗户抽完一根烟半个小时之后的味道)的房间。重庆喜来登,你们说W一股夜店味?哈哈哈哈哈!你一定没见过重庆喜来登那充满上个世纪90年代街边歌厅风味的大堂,绿色、紫色、红色的灯光不断变换着试图亮瞎你的双眼。房间内充斥着粗糙的土豪风欧式家具。最离谱的事情是,床单下面有一块占据半个床,一厘米厚的木板!!!床单下面哦!!!不是床垫下面哦!!!叫来经理给的解释是:上一位客人要求加的,忘了撤走…….从此喜来登一生黑。
LeMeridien(艾美)
上面有人说艾美中规中矩,其实是没有发现艾美真正的特色。诚然,国内的艾美在设计上威斯汀娱乐都比较普通,甚至落伍。但是艾美的特色不在这里啊!艾美适合什么人住?艺术爱好者和文艺青年。你压根不知道,你手里那张独特的艾美房卡,基本上等于那个城市所有艺术展览馆的VIP通行证!去年住过一次上海世茂皇家艾美,刚好有一天要去看草间弥生的展览。于是我们拿着艾美的房卡,越过至少排了五六百米的队伍,直接从VIP通道走进去了,连票都没买。
上海世茂皇家艾美的夜景,刚好可以看到当代美术馆和K11。
Westin(威斯汀)
相较于喜来登而言,一般的威斯汀也就是一个稍微高端一点点的商务型酒店而已,也没啥特色。不过总有例外,比如重庆解放碑威斯汀,应该是国内最好的威斯汀没有之一。大堂悬空在50层,位于52层的悬空水池已经成为重庆小文青标配的装逼圣地(该收门票了…)。整体装修风格非常简洁,客房内大面积的木装覆盖墙面,全套TOTO卫浴和智能马桶都只能算作及格项。真正的重点是,全部客房标配Bang & Olufsen的电视,套房还配备了Herman Miller的Embody!就是那个知乎上很火的1.4万人民币一把的办公椅。那整个晚上都坐在那把椅子上假装思考人生。
W
个人最喜欢的喜达屋旗下品牌,没有之一。要说W的夜店风,估计是起源于伦敦SOHO区的那家W。我第一次路过的时候还真以为那是一家夜店,门口站着两个黑衣黑墨镜的保镖(我路过的时候可是晚上10点…….)。住过最出色的W当属今年新开张的北京长安街W,整个一楼大堂基本都被WOO BAR占据,晚上下去点一杯白酒调制的我已经记不起名字的鸡尾酒,看看酒店员工临时客串的T台走秀,顺带可以带一点辣炒花生回房间(蛤蛤蛤…)。客房也极具特色,圆形双人浴缸位于房间正中偏入口的位置,完全开放。MiniBar藏在墙上的圆形立柱里面,每次使用都像打开了Ethan Hunt的武器柜。床头整面墙的灯光可以调节成任意你想要的颜色,靠窗的位置还有一个可以自动旋转的超大圆形躺椅可以玩捆绑游戏(大雾)。总之,如果你年轻,还有点闲钱,那就住W好了。
北京长安街W,其实并不在长安街上,摔!!!
新加坡W,位于圣淘沙东南角,隐藏在土豪们的度假别墅和游艇码头之间。
广州W不是特别推荐,除非住惊喜套房,除了大堂特别出色之外,客房太过平淡,还不如选择不远处的四季。
这次美国之行因为有一个特别便宜的Pre-paid rate,最后一晚留给了比佛利山庄W的顶级惊喜套房(估计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机会住到这么便宜的E-WOW Suite了),到时候再来更新图片。
St.Regis(瑞吉)
作为喜达屋旗下最高端的品牌之一,瑞吉的服务实在是无可挑剔。最喜欢的当属深圳瑞吉,酒店大堂位于99层(99还是100具体记不清了),游泳池位于70多层,客房大多都在70层以上,不论在哪里都能俯瞰整个深圳的景色。由酒店派车从机场接到酒店门口,就有管家上前带你乘坐电梯直达客房。提前买了个小礼物要求管家在我们Check-in之前放在房间里,管家还贴心的配了玫瑰花(虽然会错了意…….)。这个级别的酒店,类似瑞吉的管家(以及W酒店的Whatever/Whenever)基本都可以满足你的所有合法要求,包括预定一些特别热门的餐厅,通过酒店礼宾预定基本不会让你失望。
工作关系喜达屋旗下酒店除了雅乐轩几乎都住过。我现在刚好就住在北京金隅喜来登。我喜欢他们家这个单独梳妆台的设计。特色餐厅也多。北京金隅喜来登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难怪前段时间成为大陆唯一一家升级为grand Sheraton 的酒店。
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堂比较小,上次去是绿色基调。总体感觉不大气,也可能是因为地界儿关系,整体跟金融界利兹卡尔顿还是有点距离。
北京长安街W还是挺耳目一新的,中规中矩的酒店住的太多,碰到W还是觉得不错。
W酒吧是特色。
艾美因为原来是法国的品牌,即使被收购了,艺术跟欧洲的影子也还是能看到一点,不是完全的美国化。但前几天去了青岛万达艾美,早餐是真不怎么样,没有一点欧洲的影子,房间内饰也略显廉价。
瑞吉真的分地方,不同城市差距其实有点大。
福朋喜来登国内都建得不错,我说硬件。就是地段一般比较偏,比如青岛的在黄岛,苏州的在工业园区那边,深圳的在福田口岸附近。
其实作为专业来说,不同城市、不同业主,即使是同一品牌就国内来说差距还是挺大的。现在很难根据单纯酒店品牌去判断某个酒店怎么样。因为论服务,这些酒店并无突出。论硬件就是拼业主。
也来凑热闹答一下好了。
在各大连锁集团里,还是比较喜欢喜达屋,SPG小白加持。
Starwood的10大品牌(今年多了丘比特Tribute Portfolio)只有丘比特没住过,所以还算是有一点点发言权。中秋十一假期去了趟美西,机缘巧合行程里住到了4P,LC,Element,艾美,W这五个牌子,其中除了4P都拍了点照片,做个横向的对比好了。
至于Aloft,喜来登和威斯汀,其实品牌风格把控的比较合适,世界各地的业主也基本没怎么玩出花来,刨去几家CAT很高的度假村,剩下的风格都差不多,不多说了。瑞吉的话,一个字好好好,基本软硬件都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标准,在集团酒店里算不错了。丘比特至今就开了一个手指数的过来的,年底去日本有机会住到再补充。
4P:福朋喜来登 Four Points by Sheraton
属于中低端的品牌定级,主打出差商务,CAT一般也都定的比较低。这次住了LAX机场的4P,打个负分,简直一塌糊涂,照片都不想拍。
LC:豪华精选 The Luxury Collection
属于中高端的品牌顶级,属于集团里一个比较奇葩的存在,从世界各地收购改造来的酒店大杂烩,却是一个能体验世界各地有趣酒店的好机会,比如在西班牙塞维利亚的阿方索国王十三世酒店,听名字就觉得一定很好对不对,实际上也是不错的,而且200欧的价格也很亲民。自己拍的图一时半会找不到,官网上扒几张好了。真的很有皇宫的感觉,有机会的可以去住住。
另外每一个酒店都有自己的专属LOGO,保留了酒店原来的设计风貌,和谐统一的大背景下又各有不同,比千篇一律的威斯汀和喜来登好多啦。
回归正题,这次在三番选择了Palace Hotel,建于1875年有上百年历史的皇宫酒店,酒店的位置就在金融区正市中心,到联合广场也很方便。周围是W,瑞吉,Westin,感觉被包场。豪华精选的礼宾服务和早餐向来都是不错,这家也是一如既往的高水准。
酒店的装修,属于典雅但不过于奢华型的,看起来比较舒服。
大型的挑高花园,前部是休息区,后部是早餐区。
早餐,早餐,适度丰盛。
酒店的其他图不多,主要都在吃吃吃。房间虽然有所升级,但没有要到suite,所以也只是一般,亮点多在建筑物本身和礼宾服务上。
官网上扒一张外观图
Element:源宿
在国内算是一个比较小众的SPG品牌了,今年刚刚在苏州开了国内第一家。主打的是自助式的环保酒店服务,基本都配有厨房厨具,洗衣等等,很方便。这次在拉斯维加斯住了一家,整体风格也是这样的。
外观,十分朴素,符合环保的理念
房间大小比较适中,50平左右,有全套的厨房和家电
大堂,早餐也在这里,完全自助,和食堂一样自己收拾托盘
配有健身房,还有自助洗衣房
Le Méridien:艾美
艾美在国内大家都很熟悉了,源于法国的酒店,艺术气息很浓,它家的房卡都做的很有艺术气息,不像喜来登和威斯汀那样千篇一律物料。酒店经常会推荐一些当地的艺术馆和展览,装修也会侧重时尚与设计感,相信住过的人都会有所体验。这次在LA选了santa monica的艾美住了一下,可以看得到海景,酒店整体风格也说得过去。
酒店就距离圣莫妮卡海滩1公里左右
每个房间都会布置摄影和艺术品
景观与泳池
酒店大堂,呆的时间比较少,有免费的illy咖啡提供
W Hotel:W酒店
SPG旗下的著名大夜店(捂嘴),国人都不陌生,北京W,广州W,香港W,台北W,这几家都各具特色。而相比之下,国外的一些W更有代表性,比如曼谷W,苏梅岛W,巴塞罗那W等等,主打时尚前卫的设计以及大胆的风格,给时尚和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旅行者追求些刺激。一直想着住一下瑞士韦尔比耶的W酒店,想想滑雪和大夜店怎么结合吧。
这次在美国选择了LA的Westwood W,就在UCLA的旁边,没有选择更老旧的好莱坞W,整体的入住体验还可以,2间房都省了套房,其中一间还是双卧室的大Suite
酒店的外观和门口
大堂以及楼下的Club,入住的几天每天都有大型的Party
走廊
房间内饰
装饰和Mini Bar
早餐则是在户外的花园里,很安静,旁边就是泳池了,没有多拍,总体感觉性价比还是可以的。
由于不是专门的测评人员,所以只是顺手拍一些照片,很多细节都没有覆盖,都是凭自己的一些理解来回答,勿喷,欢迎交流。有些品牌没什么图,下次住的时候多拍些再补充吧
没觉得多好,深圳那个大中华喜来登,建筑丑死了,服务很一般,去泳池忘带泳裤,居然没得卖的;早饭也不大好吃。广州天河城喜来登各方面倒很好,住户太多印度人了。纽约列克星敦大街的W酒店,房间好小,打炮摆不开。
本次入住W酒店的奇幻套房,户型比较方正不过没什么室外景观,所以窗帘什么的一直还是闭合状态更好。
客厅面积比较宽敞,不过总面积有限,卧室和洗手间就显得比较局促了。
整体的设计感来说,在国内仅优于苏州w,但是硬件方面基本是垫底的,氛围感没做全又缺乏质感。
说几点设计的问题哈:
①、没有设计办公桌,客厅摆了个长沙发加圆桌代替,既不好看,坐着也不舒服,和会客区的沙发重复,办公功能缺失。
②、台盆和龙头都用的科勒比较低端的款式,开启和调整水温都不顺手不说,款式搭配也不好,水稍微开大一点就会溅出来。
③威斯汀娱乐、浴缸找不到牌子,虽然是我没用过的款,然而尺寸实在是比较小,躺下去腿伸不直,估计也就一米六的妹威斯汀娱乐子合适。
④、淋浴系统也是科勒基础款,黑色很容易掉漆显旧,体感也是相当一般。
⑤、床铺偏硬,不知道为啥,昨天威斯汀娱乐住运达业主的喜来登,床垫比其他喜来登偏硬,今天住W,也感觉床垫比其他W明显偏硬,是床垫采购没有依照集团品牌统一标准?瑞吉是前年住的了,忘记啥感受了。
枕头的舒适度也是欠佳的。
⑥、卧室光秃秃的,没有床尾凳也没有贵妃榻,结果脱个衣服都没地方放,这相当不合理,昨天喜来登的套房也是如此,奇怪。